[发明专利]一种仿生波浪前缘翼梢小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90306.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4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王鹏;汪辉;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58 | 分类号: | B64C3/58;B64C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波浪 前缘 翼梢 装置 | ||
1.一种仿生波浪前缘翼梢小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鳍前缘段(1)、顶端整流段(2)以及过渡段(3),鳍前缘段(1)为两端开口的多截面曲面,鳍前缘段(1)一侧呈波浪形结构,顶端整流段(2)固定在鳍前缘段(1)的顶端使鳍前缘段(1)顶端封闭,鳍前缘段(1)的底部设置有过渡段(3),并且过渡段(3)设置在机翼(5)上,鳍前缘段(1)、顶端整流段(2)及过渡段(3)形成翼梢小翼;其中,波浪形结构包括若干上凸点和下凹点,上凸点(6)之间的连线和下凹点(7)之间的连线均与前缘基准线(4)平行;
上凸点(6)之间的连线和下凹点(7)之间的连线到前缘基准线(4)的距离均为1~5cm;
相邻上凸点(6)之间与相邻下凹点之间沿与前缘基准线(4)平行的方向的距离均为6~10cm;
鳍前缘段(1)的形成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基准小翼沿翼展进行分段,共分成了36段,每段的展向长度为20mm,然后确定波浪型前缘的上凸点和下凹点,上凸和下凹的方向与来流方向平行,上凸点和下凹点距离基准构型前缘线分段点沿来流方向的距离为20~30mm,上凸点和下凹点之间间隔两段,即:基于第1个分段点(8)确定上凸点,并将第一上凸点的上凸距离缩短为5mm,基于第3个分段点(9)确定下凹点,基于第5个分段点(10)确定上凸点,以此类推确定所有的上凸点和下凹点;
找出各个上凸点和下凹点所在剖面的后缘点,连接新确定的前缘点和后缘点(11)形成新的翼型弦线(12),将基准构型的当地剖面翼型移动到新的前缘点位置,再对其进行缩放,使缩放后的翼型弦线与新的翼型弦线(12)重合;
该仿生波浪前缘翼梢小翼装置在迎角为10°~20°范围内,升力系数相比传统翼梢小翼装置提高了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03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角型复合机翼翼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离心力输出方位角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