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固定吊铉用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8132.6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4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民;袁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L91/06;C08L23/06;C08L83/04;C08L51/04;C08L51/06;C08K13/02;C08K3/04;C08K5/3475;C08K5/526;C08K5/3435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材料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 高分子量 制备 有机聚硅氧烷 辅助抗氧剂 耐磨改性剂 耐紫外老化 亚磷酸酯类 耐磨性 低温条件 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 受阻酚类 性能保持 主抗氧剂 耐低温 增韧剂 色母 户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固定吊铉用尼龙材料,按照重量对以下原料进行配份:60份‑85份PA66,5份‑15份PA6,5份‑20份耐低温增韧剂,0.1份‑1份高分子量有机聚硅氧烷类的润滑耐磨改性剂,0.1份‑0.5份高分子量受阻酚类的主抗氧剂,0.1份‑0.5份亚磷酸酯类的辅助抗氧剂,0.1份‑0.5份的光稳定剂,0.1份‑0.5份的热稳定剂,0.5‑2份的色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该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固定吊铉用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尼龙材料可在‑50℃的低温条件下长期保持20KJ/m2以上的冲击强度。500h耐紫外老化后,性能保持85%以上,能够在户外长期使用。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固定吊铉用尼龙材料及该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作为一种力学性能优良且比重小的特殊工程塑料,已被大量应用于国外高速铁路,例如尼龙挡板座,钢轨绝缘轨距块和岔枕用塑料套管等。具体来说:(1)尼龙材料的机械强度高,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强度,耐疲劳性能突出,尼龙制品可经多次反复屈折仍能保持原有机械强度;(2)尼龙制品的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比较耐磨;(3)尼龙材料对生物侵蚀呈惰性,有良好的抗菌、抗霉能力;(4)尼龙材料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电绝缘性好,体积电阻很高,耐击穿电压高,在干燥环境下可作为工频绝缘材料来使用,即使在高湿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
然而,尼龙材料普遍存在耐低温性不佳以及长期耐老化性不高的缺陷。例如,强风区接触网吊铉一般采用整体刚性滑动不可调式的铜吊铉,它一次加工成型,一次安装到位,不可调整,充分突出了接触网设备“高可靠、少维修”的技术要求。但是实际应用中却对吊铉中的滑动部件(AB尼龙套)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为接触网固定吊铉常年暴露在高寒气候条件下,经受阳光照射,固定吊铉需要承受一定压力,AB尼龙套在风摆和过列车的过程中长期的震动滑动下容易产生磨损,因此要求该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耐低温耐气候老化和耐磨损性。而目前该材料仍依赖于进口,使用成本较高,国产相关的材料综合性能又很难满足要求,因此开发一款适用于铁路用的国产耐低温耐磨损抗老化尼龙材料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固定吊铉用尼龙材料,解决目前国内的尼龙材料普遍存在耐低温性不佳以及长期耐老化性不高的缺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样用于解决目前国内的尼龙材料普遍存在耐低温性不佳以及长期耐老化性不高的缺陷。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固定吊铉用尼龙材料,按照重量对以下原料进行配份:
60份-85份PA66,5份-15份PA6,5份-20份耐低温增韧剂,0.1份-1份的润滑耐磨改性剂,0.1份-0.5份受阻酚类的主抗氧剂,0.1份-0.5份亚磷酸酯类的辅助抗氧剂,0.1份-0.5份的光稳定剂,0.1份-0.5份的热稳定剂。
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特点:
所述耐低温增韧剂为马来酸酐接枝EPDM和POE按1:1复配。
EPDM为三元乙丙橡胶,马来酸酐接枝率为0.5-1%。POE为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
所述PA66和PA6的相对粘度均在2.7±0.01之间。
所述润滑耐磨改性剂为以PE为载体的高分子量有机聚硅氧烷母粒。
所述受阻酚类的主抗氧剂为新型耐高温受阻酚类抗氧剂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酰胺)。
所述辅助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8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