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纳米硒、稀土元素的益生菌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5294.4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兰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宇玲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面肥 益生菌 稀土元素 纳米硒 基础料 酵素 初产物 黄豆粕 营养基 制备 发酵 吸收率 营养素 重量份数比 无菌容器 散开 研磨 微量元素 硒元素 成团 抽湿 放入 手攥 松开 细磨 阴干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纳米硒、稀土元素的益生菌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所采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基础料3‑15份,纳米硒原料5‑8份,稀土元素原料7‑10份,营养基27‑35份;将黄豆粕粉碎至1500目,加入酵素发酵8‑9天,酵素用量以用手攥黄豆粕时成团,松开时散开为宜,8‑9天后阴干粉碎,得到基础料;将基础料、纳米硒原料、稀土元素原料、营养基放入无菌容器内搅拌均匀并发酵得到益生菌叶面肥初产物;所述益生菌叶面肥初产物经搅拌、细磨、抽湿、研磨成粉,得到益生菌叶面肥。本发明所述益生菌叶面肥能够提高植物对硒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吸收率和转化率;促进植物对其他微量元素和营养素的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含有纳米硒、稀土元素的益生菌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人体缺硒容易罹患克山病、各种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疾病;硒是最好的抗衰老物质,如果人体缺少了硒就会“不再年轻”,会导致未老先衰;;硒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缺硒使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硒有拮抗有害重金属的作用,缺硒易引发铅、砷、镉等重金属中毒症状;硒能够调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与利用,缺硒能引发近视、白内障、视网膜病、眼底疾病、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硒有调节蛋白质的合成的功能;缺硒能引发蛋白质能量缺乏性营养不良,染色体损害等;硒能够增强生殖功能,缺硒能引发射精受阻,精子活力低下、发生畸形,受胎率降低,子宫炎发病率升高等等症状;硒元素是精浆中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成份,当精液中硒含量减低时,这个酶的活性降低,不能抑制精子细胞膜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精子损伤,死精增多,活力下降;经医学实验证明,男性不育患者口服育之缘片后精子质量明显提高,弱精、少精、精不液化、精子畸形等症状显著缓解,有一部分患者在服用期间正常怀孕;硒是肌肉的功能的重要成分,缺硒会使骨骼肌萎缩和呈灰白色条纹,发生心肌受损,心肌细胞致密性变化,脂质增多,钙质沉积,导致疾病发生。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我国早前发现唯一寒地生态硒的地方,虽然分布不均匀,但当地的老百姓癌症、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的发生比率是很低的。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形成。中国营养协会倡导推荐每人每天摄取硒元素50~300微克。一般而言,人类对有机硒的利用率较高,可以达到70%以上,由于硒元素普遍以无机物形式存在,所以其吸收率不高,通过植物对硒元素的吸收,将其转化为有机硒,可以提高人体的吸收率。
目前,自然界中硒元素和稀土元素多以无机物形式存在,提高植物对其的吸收率仍然不理想,如何使植物更好吸收和利用硒元素和稀土元素这一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难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纳米硒、稀土元素的益生菌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含有纳米硒、稀土元素的益生菌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基础料3-15份,纳米硒原料5-8份,稀土元素原料7-10份,营养基27-35份;
一种含有纳米硒、稀土元素的益生菌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黄豆粕粉碎至1500目,加入酵素发酵8-9天,酵素用量以用手攥黄豆粕时成团,松开时散开为宜,8-9天后阴干粉碎,得到基础料;
(2)将基础料、纳米硒原料、稀土元素原料、营养基放入无菌容器内搅拌均匀并密封,发酵时间为9天,保持温度为28-35℃的厌氧状态;容器置于太阳光下,每三天放气一次;发酵结束后得到益生菌叶面肥初产物;所述益生菌叶面肥初产物的pH值为3.5-4.0,味道是酸甜的;pH值在4.0以上,可加入甘草和白醋的混合物以调节所述益生菌叶面肥初产物pH值为3.5-4.0;
(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益生菌叶面肥初产物搅拌3天后,用打浆机细磨至1200目,然后抽湿至含水量为18%以内,温度控制在35℃以下;最后研磨成粉,得到益生菌叶面肥,装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宇玲,未经兰宇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