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线束的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3992.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嵇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卓越线束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83/04;C08L7/00;C08L23/22;C08L91/06;C08K13/02;C08K3/22;C08K5/5419;C08K5/3415;C08K5/12;H01B3/28;B29C3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谈志成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复合橡胶 抗老化 汽车线束 制备 绝缘复合材料 硫化体系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胺基苯基 防老化性能 抗老化橡胶 马来酰亚胺 纳米氧化锌 骨架填料 绝缘性能 氯化石蜡 防老剂 绝缘性 橡胶基 车内 基底 拉伸 橡胶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汽车线束的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包括以下原料:橡胶基底、骨架填料、绝缘复合材料、纳米氧化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氯化石蜡、防老剂MC‑N‑4(苯胺基苯基)马来酰亚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硫化体系。本发明的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采用绝缘抗老化橡胶基底,添加绝缘复合材料和硫化体系等,使得制备得到的橡胶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绝缘性和防老化性能,所制的产品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有利于汽车线束的保护和整体车内构造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束橡胶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汽车线束的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橡胶件是指为保证良好的防水、线束保护、线束平滑过渡等性能,而在车身钣金线束过孔处使用的弹性橡胶零件,主要分布在发动机与驾驶室接口处、前舱与驾驶室接口处(左右共两处)、四门与车厢接口处、油箱进口处。汽车线束橡胶件虽然占整车线束的比重并不高,但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忽视。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绝缘橡胶为基底,复配绝缘复合材料和硫化体系等,制备得到的橡胶绝缘、抗老化,机械强度较好,有利于汽车线束的保护和整体车内构造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汽车线束的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橡胶基底100-130份、骨架填料12-28份、绝缘复合材料5-10份、纳米氧化锌1.2-2.5份、甲基三乙氧基硅烷0.5-0.9份、氯化石蜡0.8-1.4份、防老剂MC-N-4(苯胺基苯基)马来酰亚胺1.5-3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2.5-4.8份、硫化体系2-4份;其中,所述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3-5份膨胀石墨、1.5-3份纳米二氧化硅、0.4-0.7份纳米氮化硼和2-3.5份端羟基聚丁二烯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2-4份全氟聚醚搅拌混合均匀;
(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研磨4-6h后取出,再将取出的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80℃下干燥6-8h,得到绝缘复合材料。
所述橡胶基底为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的复配物;其中,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的重量份比为(5-8):(2.5-4):(1.2-2):1。
所述骨架填料为气相白炭黑、超细活性碳酸钙和纳米高岭土的的复配物;其中,气相白炭黑、超细活性碳酸钙和纳米高岭土的重量份比为(3-5):(2-3):1。
所述硫化体系为硫磺和硫化促进剂DTDM的复配物;其中,硫磺和硫化促进剂DTDM的复配物的重量份比为(1.2-1.8):1。
上述用于汽车线束的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密炼机中加入预定比例的橡胶基底、氯化石蜡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进行混炼,加料完毕后缓慢升温至125-135℃混炼,混炼时间为3-5h,制成混合橡胶基底;
2)再向步骤1)所得的混合橡胶基底中加入预定比例的骨架填料、绝缘复合材料、纳米氧化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防老剂MC-N-4(苯胺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加料完毕后缓慢升温至155-165℃混炼,混炼时间为6-8h,制成母料;
3)将步骤2)所得的母料和硫化体系共混后进行两次硫化处理,即得用于汽车线束的绝缘抗老化复合橡胶。
在步骤3)中,所述两次硫化处理为第一次硫化处理和第二次硫化处理;其中,第一次硫化处理的硫化温度为:130-145℃,硫化时间为30-50min,硫化压力为12-15MPa;第二次硫化处理的硫化温度为:175-190℃,硫化时间为3-5h,硫化压力为14-1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卓越线束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卓越线束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3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