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管动力功能评价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0901.8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6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白家莲;胡人友;覃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53 |
代理公司: | 50241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晓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管动力 微处理器 数据存储单元 输出端连接 数据记录仪 阻抗传感器 按键单元 电极导管 功能分析 功能评价 阻抗信息 食道 输入端 采集 数据信息分析 动力功能 患者食管 判断依据 数据支撑 双向连接 记录 通信 医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食管动力功能评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极导管、数据记录仪和食管动力功能分析单元;电极导管包括pH传感器和N个阻抗传感器,数据记录仪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按键单元和微处理器;pH传感器采集食道pH值,其输出端连接至微处理器pH信息输入端,阻抗传感器采集食道阻抗信息,其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阻抗信息输入端,按键单元记录应检者症状和/或状态,其输出端连接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数据存储单元双向连接,相互通信;所述食管动力功能分析单元根据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信息分析食管动力指数。本发明为医生提供食管动力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对患者食管清除功能及动力功能提供判断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动力功能评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临床中对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检查通常采用食道阻抗-pH联合监测系统来对病人胃食道反流情况进行监测。如在申请号为201510600290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检测胃食管反流事件的系统,通过食道阻抗-pH联合检测的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实现数据分析仪自动对患者食管生理参数进行分析,能有效的提高阻抗反流检测准确率,使得胃食管反流分析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大大减轻了医生的负担。然而随着临床关于胃食道疾病方面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希望借助食道阻抗-pH联合检测系统来对食管动力功能进行评估,以区分正常人与胃食道反流患者之间关于反流后食管清除功能的能力强弱,这就涉及到对反流后食道的吞咽的准确识别,然而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5106002908的专利文献)并未对食道的吞咽的识别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因此造成了对食管动力功能评价上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管动力功能评价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管动力功能评价系统,包括电极导管、数据记录仪和食管动力功能分析单元;
所述电极导管包括pH传感器和N个阻抗传感器,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数据记录仪包括数据存储单元、按键单元和微处理器;所述pH传感器采集食道pH值,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pH信息输入端,所述阻抗传感器采集食道阻抗信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阻抗信息输入端,所述按键单元记录应检者症状和/或状态,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数据存储单元双向连接,相互通信;所述食管动力功能分析单元根据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信息分析食管动力指数。
该食管动力功能评价系统基于阻抗、pH反流监测系统反流自动分析的基础上,再对反流后一段时间内的吞咽情况进行自动分析,并计算出食管动力指数,为医生提供食管动力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对患者食管清除功能及动力功能提供判断依据。
进一步的,所述食管动力功能分析单元包括反流自动分析模块、反流后吞咽自动分析模块及食管动力指数计算模块,所述反流自动分析模块接收所述按键单元记录的症状和/或状态信息以及食道阻抗信息和pH信息,对反流进行识别,所述反流后吞咽自动分析模块进行吞咽识别,所述食管动力指数计算模块根据反流识别结果和吞咽识别结果进行食管动力评价。通过反流自动分析模块、反流后吞咽自动分析模块及食管动力指数计算模块三个模块的分工,快速实现了食管动力指数的分析,完成了对食管动力的评价。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的食管动力功能评价系统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反流自动分析模块根据食道阻抗信息和pH信息进行反流识别,统计其反流总个数,设为Numr;
S2,反流后吞咽自动分析模块进行反流后的吞咽识别:
S2-1,基于识别出的每次反流,在反流结束点开始后第一规定时间内,对各个阻抗通道阻抗下降开始结束点对进行检测,形成阻抗下降开始结束点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0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