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78027.4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张丽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件 一端设置 套接管 光纤连接 连接接头 压接环 螺纹 插芯 多瓣 尾柄 光纤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 常规设计 连接紧密 螺纹旋紧 使用寿命 外部设置 多瓣状 光纤缆 直角卡 耦合帽 夹紧 前部 收缩 穿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插芯件、连接件、套接管、压接环、尾柄。连接件一端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卡扣,另一端设置成多瓣状。保护套前部设置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及耦合帽。本发明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一端设置直角卡扣和插芯件相连接,一端设置多瓣和螺纹。连接件通过螺纹和套接管相连接,并在螺纹旋紧时使多瓣收缩从而夹紧从中穿过的光纤。光纤缆皮通过压接环固定在套接管直径较小一端。再在外部设置保护套和尾柄。该结构设计不仅使连接接头各部件之间以及部件和光纤之间连接紧密、牢固,使连接接头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相比于常规设计,结构简单、部件少、有利于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接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光纤接头(optical fiber splice),将两根光纤永久地或可分离开地联结在一起,并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光纤接头是光纤的末端装置。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是单模网络中最常见的连接设备之一。紧固方式为螺丝扣,一般用于电信网络。目前的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存在结构易松动,连接不稳固的问题。对其的一些改进为了解决结构不稳固的问题又往往设计得较为复杂,部件较多,提高了成本。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成本低廉的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成本低廉的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插芯件、连接件、套接管、压接环、尾柄;所述插芯件包括插芯、连接套;插芯与连接套外部底面相连接,连接套内侧面设置有凹槽;连接件一端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的卡扣,连接件正好插入连接套中,并通过凹槽与卡扣相互卡接与连接套连接在一起;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成多瓣状,多瓣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连接件截面中心处轴向设置有通孔;套接管为变径管,直径大的一端内壁设置与多瓣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连接件与套接管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压接环压接于光纤缆皮外,以将光纤缆皮压接于套接管直径小的一端外壁和压接环之间;所述保护套前部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及耦合帽,保护套后部设置内螺纹;所述保护套前端中心处还设置可供插芯穿过的通孔;所述尾柄前端设置与保护套后部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尾柄与保护套通过螺纹相连接,并将连接套、连接件、套接管、压接环包裹在两者空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卡扣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弹性材料层。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卡扣为直角三角形,其斜边更接近于连接件端部。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卡扣聚丙烯酸酯弹性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耦合帽上部设置有螺纹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接管直径小的一端尾部设置有收缩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瓣设置4瓣。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多瓣内表面设置弹性层。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成本低廉的FC型的光纤连接接头。
(1)本发明设置连接件,连接件一端设置直角卡扣和插芯件相连接,一端设置多瓣和螺纹。连接件通过螺纹和套接管相连接,并在螺纹旋紧时使多瓣收缩从而夹紧从中穿过的光纤。光纤缆皮通过压接环固定在套接管直径较小一端。再在外部设置保护套和尾柄。该结构设计不仅使连接接头各部件之间以及部件和光纤之间连接紧密、牢固,使连接接头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相比于常规设计,结构简单、部件少、有利于降低成本。
(2)保护套前部设置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强度高,耐磨性好且价格较为低廉,有利于提高了保护套的耐磨性,延长了光纤连接接头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光纤连接接头具有较低的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8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