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缓冲弹簧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5657.8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0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仁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跃天特种标准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0/02 | 分类号: | C22C30/02;C22C32/00;F16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弹簧 汽车用 氧化锌 聚丙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氯化聚乙烯 四氧化三铁 材料配比 产品机械 二氧化硅 聚乙二醇 氢氧化铝 制备过程 重量分数 复合材料 硅酸钙 硅酸钠 硫酸钙 氧化镁 配比 加工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缓冲弹簧材料,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钢23‑28份,铁34‑45份,铜24‑28份,锰21‑26份,硅酸钠5‑8份,氧化锌11‑13份,硫酸钙13‑16份,氧化镁2‑7份,二氧化硅5‑9份,硅2‑4份,硅酸钙14‑18份,磷2‑4份,聚丙烯15‑16份,VCp/Fe复合材料1‑3份,四氧化三铁2‑8份,聚乙二醇4‑6份,氯化聚乙烯5‑7份,氢氧化铝2‑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3份,氧化锌5‑8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精确的材料配比,使制造出的产品机械性能优异,同时制备过程简单,加工成本低,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缓冲弹簧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车床所使用的缓冲弹簧是为了减缓车身在行驶过程中,减缓车身颠簸的重要器材之一,但是现在的缓冲弹簧的材料组成导致弹簧很容易受力疲劳,导致弹簧损坏,降低弹簧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缓冲弹簧的抗疲劳性能的汽车用缓冲弹簧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缓冲弹簧材料,其创新点在于: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
钢23-28份,铁34-45份,铜24-28份,锰21-26份,硅酸钠5-8份,氧化锌11-13份,硫酸钙13-16份,氧化镁2-7份,二氧化硅5-9份,硅2-4份,硅酸钙14-18份,磷2-4份,聚丙烯15-16份,VCp/Fe复合材料1-3份,四氧化三铁2-8份,聚乙二醇4-6份,氯化聚乙烯5-7份,氢氧化铝2-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3份,氧化锌5-8份。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配方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钢26份,铁39份,铜26份,锰23份,硅酸钠6份,氧化锌12份,硫酸钙15份,氧化镁5份,二氧化硅7份,硅3份,硅酸钙16份,磷3份,聚丙烯15份,VCp/Fe复合材料2份,四氧化三铁5份,聚乙二醇5份,氯化聚乙烯6份,氢氧化铝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份,氧化锌6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配方配比,通过将钢、铜、硅酸钠、硫酸钙、二氧化硅、硅酸钙、聚丙烯、四氧化三铁、聚乙二醇、氯化聚乙烯、氢氧化铝、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氧化锌按照配比生产出来的缓冲弹簧,抗疲劳性能大大增加,从而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损坏,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精确的材料配比,使制造出的产品机械性能优异,同时制备过程简单,加工成本低,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汽车用缓冲弹簧材料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
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
钢23份,铁34份,铜24份,锰21份,硅酸钠5份,氧化锌11份,硫酸钙13份,氧化镁2份,二氧化硅5份,硅2份,硅酸钙14份,磷2份,聚丙烯15份,VCp/Fe复合材料1份,四氧化三铁2份,聚乙二醇4份,氯化聚乙烯5份,氢氧化铝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份,氧化锌5份。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汽车用缓冲弹簧材料按重量分数配比由以下组分制成:
钢28份,铁45份,铜28份,锰26份,硅酸钠8份,氧化锌13份,硫酸钙16份,氧化镁7份,二氧化硅9份,硅4份,硅酸钙18份,磷4份,聚丙烯16份,VCp/Fe复合材料3份,四氧化三铁8份,聚乙二醇6份,氯化聚乙烯7份,氢氧化铝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份,氧化锌8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跃天特种标准件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跃天特种标准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5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