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4014.1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9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柴象飞;郭伟;郭娜;葛阳阳;左盼莉;曹龙;孟博文;王成;李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影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张焕亮;曲芳兵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脉夹层 真腔 掩膜 破口位置 二值化 检测 内膜片 有效地 图像 假腔 相乘 方案制定 图像像素 求平均 主动脉 破口 诊断 分割 预测 医生 支撑 申请 转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的检测方法,包括:A、获取待检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区域的3D CTA图像;B、获取所述3D CTA图像的主动脉夹层真腔及假腔分割的二值化掩膜;以及将所述3D CTA图像的图像像素值转化为Hu值;C、将所述二值化掩膜的真腔掩膜与所述Hu值相乘并求平均得到真腔的平均Hu值,将所述Hu值设为Mt;以及根据真腔及假腔的二值化真腔掩膜获取真假腔中间的内膜片;D、将所述内膜片上的获取的[Mt,Mt+50]之间的值所对应的位置作为预测的破口位置。由上,本申请通过上述模型有利于快速有效地检测主动脉夹层破口的位置,以大大减少医生的诊断时间,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有效地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影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本病发病率每年每百万人口约5~10例,高峰年龄50~70岁,男:女约2~3:1。65%~70%在急性期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故本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根据主动脉夹层破口的定位可以根据破口所处的位置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对患者快速及时的治疗。
目前,对于主动脉夹层破口的定位通常依赖于医生根据CTA(CT angiography,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人工标注,该方法对于医生的经验和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了快速有效地获取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的预测结果,以大大减少医生的诊断时间,以快速地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快速及时的治疗,目前亟需一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的检测方法,通过快速有效地获取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的预测结果,以大大减少医生的诊断时间,以快速地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快速及时的治疗。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的检测方法,包括:
A、获取待检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主动脉区域的3D CTA图像;
B、获取所述3D CTA图像的主动脉夹层真腔及假腔分割的二值化掩膜;以及将所述3D CTA图像的图像像素值转化为Hu值;
C、将所述二值化掩膜的真腔掩膜与所述Hu值相乘并求平均得到真腔的平均Hu值,将所述Hu值设为Mt;以及根据真腔及假腔的二值化真腔掩膜获取真假腔中间的内膜片;
D、将所述内膜片上的获取的[Mt,Mt+50]之间的值所对应的位置作为预测的破口位置。
由上,本申请提供的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的检测方法,可以自动实现快速有效地获取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以大大减少医生的诊断时间,从而可以根据破口的位置快速地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快速及时的治疗。
所述步骤D之后还包括:
E、将所述破口位置按照面积由大到小进行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指定数量的破口位置作为建议的破口位置。
由上,可以更加精确的获取破口位置。
优选地,步骤C所述内膜片的获取方法包括:
对所述3D CTA图像每一层的真假腔掩膜进行膨胀处理,以使得真假腔掩膜的临近的真腔和假腔形成连通域;保留每一层膨胀处理后的面积最大的掩膜;
将每一层膨胀处理后的面积最大的掩膜做腐蚀处理;
将每一层腐蚀处理后的掩膜减去膨胀处理前的真腔和假腔的二值化掩膜就可以得到真腔和假腔中间的内膜片。
由上,通过上述处理可以得到真腔和假腔中间的内膜片。
优选地,所述膨胀处理采用大小为(7,7)的核;所述腐蚀处理采用大小为(3,3)的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影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慧影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4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