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比较水稻温室气体传导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2964.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张红梅;沈亚强;程旺大;高荣村;王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材料 水稻植株 温室气体 开口容器 传导 接触部位 气体样品 茎基部 上表面 密封 温室气体排放检测 材料成本 垂直固定 二次密封 密闭容器 气相色谱 水稻植物 采气口 有效地 中温室 气口 缠绕 判定 农作物 垂直 采集 水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比较水稻植物温室气体传导能力的方法,属于农作物温室气体排放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海绵材料将不同水稻植株的茎基部缠绕后,将水稻植株垂直固定于开口容器中,密封所述海绵材料的上表面、所述海绵材料与开口容器的接触部位以及海绵材料与水稻植株茎基部的接触部位;2)将温室气体垂直注入海绵材料后,二次密封海绵材料的上表面,并将密封后的固定有水稻植株的开口容器置于带有采气口的密闭容器中;3)8~15min后,打开采气口,采集4~8ml气体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测定气体样品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所述方法材料成本低,操作步骤简单快速,能够有效地判定不同水稻植株温室气体传导能力的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温室气体排放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比较水稻温室气体传导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已成为全球气体变暖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农业是温室气体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其中CH4和N2O浓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排放,分别占人类活动CH4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的52%和84%。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分别是CO2的25倍和310倍。稻田是CH4和N2O的重要排放源之一。据报道,稻田CH4排放量约占全球人为CH4总排放量的12%~26%,我国稻田N2O排放量占N2O排放总量的22.6%。据报道稻田温室气体产生后,80%左右气体很可能是通过水稻植株体传输至大气中。有研究者证明,如果阻断或阻碍水稻植株体的传输,则会使N2O在土壤滞留时间延长,使相当一部分N2O转化为N2。相关研究表明,水稻植株体传输稻田温室气体与水稻根系通气组织、叶片蒸腾以及气孔导度紧密相关。因此,不同水稻品种,特别是生物学性状差异大的水稻品种,在稻田温室气体传导(从土壤至大气)能力方面一定存在较大差异。
有关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已开展大量工作,但基本都是围绕稻田温室气体产生机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排放通量、不同水肥制度以及不同环境因子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很少有人关注不同水稻品种在传输稻田温室气体方面的差异。近些年,我国已培育出一批超高产杂交水稻(亩产达800~1000公斤/亩,甚至更高),其产量远高于常规水稻品种(产量在500~600公斤/亩),且在水稻生物学特性(如株高、根系形态、分蘖、叶面积、穗型等),生理生化特性(如氮素吸收、根系泌氧、根系分泌物、光合特性等)方面与常规水稻存在很大差异。虽然目前不同水稻品种种植导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已开始引起关注,但是尚没有一种能够简单快速判定不同水稻品种在温室气体传输能力方面的差异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方法科学的比较水稻温室气体传导能力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比较水稻植物温室气体传导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海绵材料分别将不同水稻植株的茎基部缠绕后,将水稻植株垂直固定于开口容器中,使得所述水稻植株的根系在开口容器内部,所述水稻植株的茎叶在开口容器的外部,密封所述海绵材料的上表面、所述海绵材料与开口容器的接触部位以及海绵材料与水稻植株茎基部的接触部位;2)将温室气体垂直注入海绵材料后,二次密封海绵材料的上表面,并将所述二次密封后的固定有水稻植株的开口容器置于带有采气口的密闭容器中;3)8~15min后,打开采气口,采集4~8ml气体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测定气体样品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比较从放置有不同水稻植株的密闭容器中采集的气体样品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气体样品中温室气体浓度高的水稻植株温室气体传导能力强。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密封的方法为用凡士林涂抹。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二次密封采用液体石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未经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2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场用空气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处理用氮氧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