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防伪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6985.1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爽;王义文;王健宗;肖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20/38;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刘立天 |
地址: | 51802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商品信息 商品标识 防伪 计算机设备 存储介质 用户终端 数字内容交互 数据采集器 实时监控 唯一性 数据层 网络层 中心化 预置 加密 工作量 出厂 存储 发送 验证 传输 返回 认证 监控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防伪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预置商品标识,所述商品标识作为区块链的数据采集器,记录和监控商品信息;采用区块链在数据层对所述商品信息进行存储和加密;通过区块链网络层实现节点之间的交互,为数字内容交互提供去中心化,对数据点对点传输进行验证提供保障;通过工作量证明机制在区块链共识层促进各节点达成共识;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商品信息查看请求,所述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商品标识,向用户终端返回所述商品信息。上述方法让奢侈品出厂后可以实时监控,并具有唯一性的识别认证,从而方便,快捷,准确的实现奢侈品防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防伪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假货盛行一直是是长期困扰奢侈品品牌方的大难题,目前,国内没有权威的第三方奢侈品鉴别真伪机构,因此大部分奢侈品鉴定工作都是靠有经验的人力完成,通常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和高昂的鉴定费用,而有一些奢侈品牌方采用的独一无二的产品序号,“唯一码”等方式,也依旧存在序列号伪造,普通用户无法鉴别的问题。防伪是为了商品不被假冒商家仿造和伪造,如果假冒厂家打着某某品牌的产品旗号,这样对于真正商品品牌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不管在什么时候,假冒商品质量肯定是比不上原品牌商品,质量决定企业信誉,如果一个商品被假冒,这难免会给企业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尤其是大的企业品牌,如果被假冒,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是非常致命的。
现有的防伪技术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1、奢侈品出厂后无法得到实时监控;
2、无追溯性,环节依赖度高,依赖专家认证,无法方便准确的实现奢侈品防伪;
3、现有防伪标识没有附加信息或者附加信息太少。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行商品防伪方法的弊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防伪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防伪方法,所述防伪方法包括:预置商品标识,所述商品标识作为区块链的数据采集器,记录和监控商品信息;采用区块链在数据层对所述商品信息进行存储和加密;通过区块链网络层实现节点之间的交互,所述区块链网络层包含复数个服务节点,各服务节点间通过发送消息进行交互,并在区块链网络层建立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共识机制,为数字内容交互提供去中心化,对数据点对点传输进行验证提供保障;通过工作量证明机制在区块链共识层促进各节点达成共识,分别记录所有上链数据且保持全部数据状态一致,所述工作量证明机制为某个节点在记录数据时,其所记录的数据需要取得区块链中大部分节点的认同,才能被记录到区块链的各节点中;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商品信息查看请求,所述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商品标识,向用户终端返回所述商品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区块链在数据层对所述商品信息进行存储和加密具体包括:
通过终端检测商品标识采集商品信息,并将所述商品信息传输到区块链的数据层;
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封装区块链数据结构和加密内容在区块链数据层,区块链的每个区块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所述区块体包括了所有交易信息,区块头包括哈希值、时间戳和默克尔树根哈希值,所述时间戳记录区块生成时间,所述默克尔树对交易进行校验;
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公钥和私钥对数据加密和解密,每一个商品标识包含一个私钥,所述私钥是查看商品标识的密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区块链网络层实现节点之间的交互,所述区块链网络层包含复数个服务节点,各服务节点间通过发送消息进行交互,并在区块链网络层建立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共识机制,为数字内容交互提供去中心化,对数据点对点传输进行验证提供保障包括:
节点将收到的数据记录通过P2P网络广播到去中心化服务器中的其他记账节点,等待其他记账节点的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6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