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动式太赫兹安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4764.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歌;龚亚樵;赵广州;李世龙;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和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检 危险品检测 危险物品 主动式 机器学习算法 安检效率 非接触式 快速定位 学习算法 携带 分类器 负样本 无辐射 正样本 危险品 构建 数据库 金属 检测 安全 学习 | ||
本发明属于危险品检测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太赫兹危险品检测方法。一种基于主动式太赫兹安检方法,方法如下:构建危险品数据库;将上述正样本和负样本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或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得到检测危险物品的分类器;危险品检测。本发明提高安检效率,并节省安检成本,能够快速定位并识别人体携带的危险物品,安全无辐射,实现对人体携带金属和非金属的危险物品进行非接触式安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危险品检测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主动式太赫兹安检方法。
背景技术
光谱技术研究生物材料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近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不仅为有机分子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先进的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提供了必要的设备条件。
太赫兹是指频率在0.1~10THz波段内的电磁波,它是一种波长介于红外线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由动植物自身产生并向外辐射。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太赫兹被动式成像技术,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太赫兹波并处理转换,形成人体的太赫兹图像。当人所穿衣物中隐藏有物品时,物品就会吸收和阻拦太赫兹波的正常轨迹,使得成像中对应物品所在的位置和人体背景之间产生强度对比,从而探知物品的存在。
太赫兹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应用THZ时域光谱技术能迅速、方便、有效地检测出危险物品,是一种有效检测危险物品的新方法。利用太赫兹光谱和成像技术不仅可以测量物体的形状,而且测量所得的光谱信息可用于目标识别。不同的危险物品在太赫兹波段具有明显的吸收峰。
太赫兹安检系统可以检测金属、液体、胶体、陶瓷、粉末等物品,检测范围比较全面,满足了我国新形势下反恐维稳的安检需求,使得安检更加有效、可靠、安全。基于主动式和被动式太赫兹安检设备主要用于民航系统、火车站、地铁等轨道交通、体育场馆、博物馆等重要公共场所。
目前,检测方法多种多样,爆炸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捕获检测技术、X射线法、中子法、电磁测量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电子捕获检测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该设备可以用于检测炸药蒸汽,其价格低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缺点是不专一。ECD的工作机理非常复杂,操作难度大,不同的ECD设备会产生不同的分析结果,这对检测工作带来困难。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具有一定蒸气压且热稳定性好的组分,对气体试样和受热易挥发的有机物可直接进行分析,其特点是柱容量小,分离效率和检测灵敏度高,可用于复杂样品、微量和痕量组分的分析。
基于X射线的全身扫描因涉及到人身健康及隐私等问题,一直不能为公众所接受。
目前基于被动式的安检设备智能检测到物品所在的位置和大小,并不能识别物品的材质。
现有的检测识别方法,对于太赫兹图像的危险品目标检测漏检率的错误率和识别错误率较高,不适合太赫兹图像中的危险品的目标检测识别。
发明内容
目前,机场的安检通常采用"金属口"配合搜身检查的模式,这就会带来效率低下及隐私侵犯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对密集人群中可能存在的携带刀具、炸药等违禁品的恐怖分子的快速预警,亟需发展站开式扫描安检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基于主动式太赫兹安检方法,该方法如下:
构建危险品数据库:一方面搜集国家安检部门规定的危险物品;另一方面搜集采用主动式太赫兹设备对人体携带的危险物品;对采用主动式太赫兹设备对人体携带的危险物品进行提取光谱信息特征并进行归一化;将上述危险物品标记为正样本,并添加常见的人体携带的安全物品和非危险物品作为负样本;将标记好的正样本和负样本添加至危险品数据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和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天和防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