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种分片方式的数据动态存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3166.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0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游伟;汤红波;赵星;赵宇;柏溢;陈云杰;秦小刚;冯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种 分片 方式 数据 动态 存储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种分片方式的数据动态存储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分布式存储系统和分片控制模块;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元数据服务器和数据节点,数据节点用于存储各数据分片,元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与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认证信息、分片方式标识以及各数据分片的存储地址;分片控制模块用于当用户数据写入数据节点时随机选取分片方式将用户数据分片并将分片方式标识发送至元数据服务器;当用户数据被读取时根据用户数据对应的分片方式将各数据分片还原为所述用户数据。本发明通过将用户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分片分散于不同的数据节点中且分片方式不唯一,同时不定期在各数据节点间对数据分片动态迁移,可有效降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信息泄露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种分片方式的数据动态存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增长和积累,随着数据量的增加,人们对数据存储的认识程度也日益加深,对于存储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尤为关注。随着数据价值不断提升,以及存储网络化不断发展,数据遭受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多,若无存储安全防范措施,一旦攻击者成功渗透到数据存储系统中,其负面影响将是无法估计的。
现有数据存储系统的防御手段主要基于静态防御的机制,无法应对复杂多样的攻击手段,且由于攻击者具有不对称性优势,可对静态部署的防御机制做深入的研究、持续性的渗透以及无穷尽的探测,最终达到窃取用户数据的目的,这是现有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安全保障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数据节点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攻击者可利用其漏洞后门等手段持续性攻击窃取静态存储的用户数据,威胁用户数据信息安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种分片方式的数据动态存储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信息安全保证。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种分片方式的数据动态存储系统,该系统包括:分布式存储系统和分片控制模块;
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元数据服务器和数据节点,数据节点用于存储用户数据的各数据分片,元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与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用户认证信息、分片方式标识及各数据分片的存储地址;
所述分片控制模块用于当用户数据写入数据节点时随机选取分片方式将所述用户数据分片并将所述分片方式的所述分片方式标识发送至元数据服务器;当用户数据被读取时根据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分片方式将各数据分片还原为所述用户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还用于:当用户数据写入时,为所述用户数据分配一数据标识;并存储所述数据标识;为各数据分片分配存储地址,接收分片控制模块发送的各数据分片。
进一步地,所述分片控制模块还用于:当用户数据写入时,从元数据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各数据分片的存储地址,将所述各数据分片存储至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数据节点中;
当用户数据被读取时,从元数据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用户数据对应的分片方式标识及各数据分片的存储地址,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数据节点中读取所述各数据分片,并根据所述分片方式标识将各数据分片还原为所述用户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迁移控制模块;
所述迁移控制模块用于存储各数据分片的静止时间,根据预设迁移规则对所述静止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阈值的数据分片执行迁移操作;
其中,所述预设迁移规则包括以待迁移数据分片对应的用户数据为迁移单元,对所述用户数据的所有数据分片进行迁移;和/或以待迁移数据分片所在的数据节点为迁移单元,对所述数据节点内部的所有数据分片进行迁移。
进一步地,所述分布式存储系统还用于:在所述迁移控制模块完成所述迁移操作后更新各数据分片的存储地址。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种分片方式的数据动态存储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3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