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自动打磨加工系统及其打磨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2405.1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6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储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67/04 | 分类号: | B23D67/04;B23D69/00;B23Q3/06;B23Q1/26 |
代理公司: | 44418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打磨 支板 打磨装置 支撑柱 传送 加工系统 支撑底板 左端 升降台 推杆 打磨机构 升降气缸 下压机构 下压位置 转动弹簧 转动支架 转动支座 滑柱 伤手 下压 转动 锁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打磨加工系统及其打磨加工工艺,包括支撑底板、支撑柱、传送支板和打磨装置,所述的传送支板的左端中部上设置有槽,支撑底板的顶部上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上安装有传送支板,传送支板的左端顶部上安装有打磨装置;所述的打磨装置包括转动支座、转动滑柱、转动弹簧、转动支架、打磨机构、下压支座、下压位置推杆、下压机构、锁定机构、升降气缸和升降台。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对锂电池打磨时存在的需要人工对锂电池进行打磨、人工对锂电池打磨效果差效率低、锂电池打磨时无法对锂电池进行牢固固定、人工对锂电池打磨时有弄伤手的隐患等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自动打磨加工系统及其打磨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电池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锂电池是现有电池中用处最广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容量大、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而得到了普遍应用,许多数码设备都采用了锂离子电池作电源,尽管其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很高,它的容量是同重量的镍氢电池的两倍左右,而且具有很低的自放电率,此外,锂离子电池几乎没有“记忆效应”以及不含有毒物质等优点也是它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一般家用锂电池进行串联焊接时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锂电池焊接前需要对锂电池的进行打磨,由于锂电池正极凸起处材质特殊,使得锂电池的正极打磨比较困难,现有对锂电池的打磨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人工利用锉刀等工具对锂电池进行打磨,在锂电池打磨时存在的问题如下,需要人工调节锂电池的打磨位置,且人工对锂电池打磨位置调节时容易出现偏差,造成人工对锂电池打磨效果差效率低,锂电池打磨时无法对锂电池进行牢固固定,造成锂电池打磨时有晃动的问题,且人工对锂电池打磨时有弄伤手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自动打磨加工系统及其打磨加工工艺,可以解决现有对锂电池打磨时存在的需要人工对锂电池进行打磨、人工对锂电池打磨效果差效率低、锂电池打磨时无法对锂电池进行牢固固定、人工对锂电池打磨时有弄伤手的隐患等难题;可以实现对锂电池进行自动打磨的功能,具有自动对锂电池进行打磨、自动化对锂电池打磨效果好效率高、锂电池打磨时能够对锂电池进行牢固固定、自动化对锂电池打磨时无弄伤手的隐患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自动打磨加工系统,包括支撑底板、支撑柱、传送支板和打磨装置,所述的传送支板的左端中部上设置有槽,支撑底板的顶部上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上安装有传送支板,传送支板的左端顶部上安装有打磨装置。
所述的打磨装置包括转动支座、转动滑柱、转动弹簧、转动支架、打磨机构、下压支座、下压位置推杆、下压机构、锁定机构、升降气缸和升降台,转动支座安装在传送支板的左端前侧上,转动支座的顶部上安装有转动滑柱,转动滑柱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动支架相连接,转动滑柱的顶部设置有限位体,转动滑柱的下端外侧设置有转动弹簧,转动弹簧安装在转动支座的顶部与转动支架的底部之间,转动支架上安装有打磨机构,下压支座安装在传送支板的左端后侧上,下压支座的前端上侧面上设置有滑槽,下压支座的上端前侧面上安装有下压位置推杆,下压位置推杆的顶部上安装有下压机构,传送支板上设置槽的前后两侧均分布有一个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安装在传送支板的顶部上,且两个锁定机构的位置相对称,升降台位于传送支板上设置的槽内,且升降台位于传送支板上设置槽的左端,升降台上方槽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分布有一个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安装在升降台与支撑底板之间,具体工作时,打磨装置能够将锂电池夹持住并对其完成打磨动作,同时打磨装置还能够调节锂电池打磨的程度,转动滑柱与转动弹簧相配合能够对打磨机构起到缓冲的作用,下压位置推杆的伸缩运动能够调节下压机构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2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夹持断锯条的钳工锯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安全的板材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