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9871.4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3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喜;罗嗣胜;吕伟刚;杨云;卢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36/00;A47J3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泡器 锅盖 组件 以及 烹饪 器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破泡器包括破泡器主体,所述破泡器主体形成有所述破泡器的顶壁或底壁两者的其中之一,所述顶壁或底壁中的另一个为敞开状,形成为敞口,所述破泡器主体还包括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挡筋,所述挡筋与所述顶壁或底壁两者的其中之一相连并朝所述敞口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挡筋之间形成为蒸汽通道,所述破泡器主体上具有进气通道。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烹饪器具的锅盖组件设置破泡器,通过所述破泡器的蒸汽通道增加蒸汽流动的路径,以及蒸汽通道的通道壁对气泡的作用力,来打破气泡,从而实现破泡防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烹饪器具通常会在锅盖组件上设置破泡器,以避免烹饪器具内在加热时,产生气泡而溢出,以烹饪器具是压力锅为例,压力锅因其具有烹饪快速,烹饪温度高,食物口感好以及节能等众多优点已成为我们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器具,现在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是虽然烹饪器具将食物很快烹饪好了,但是因为锅内的高压,不能及时打开上盖,这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常规产品降压主要是通过自然热交换或者通过排气来降压。但是,自然热交换存在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的问题,而通过排气来降压,并不是每种食物都适用,在烹饪流体食物时,锅内食材会发生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堆积到达排气阀芯处后,会在排气阀芯孔中被压破形成液体然后排出锅外,造成食物喷溢和厨房污染。
现有的产品为了解决产生大量气泡而造成食物喷溢的问题,通常采用间歇式排气以及降低产品排气沸腾时的加热量的方法,但是,现有防溢出的方法存在排气降压时间较长以及产生的沸腾程度较低而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现有的烹饪器具的防溢出的方法存在排气降压时间较长以及产生的沸腾程度较低而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破泡器,包括破泡器主体,所述破泡器主体形成有所述破泡器的顶壁或底壁两者的其中之一,所述顶壁或底壁中的另一个为敞开状,形成为敞口;
所述破泡器主体还包括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挡筋,所述挡筋与所述顶壁或底壁两者的其中之一相连并朝所述敞口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挡筋之间形成为蒸汽通道,所述破泡器主体上具有进气通道。
优选地,还包括锅盖,所述破泡器主体安装在所述锅盖上,且所述锅盖与所述敞口接触并盖合所述敞口,与所述敞口接触的锅盖部分形成为所述破泡器的顶壁或底壁中的另一个,所述锅盖上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口或者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蒸汽通道形成有破泡狭缝;和/或,
所述破泡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之一设于所述破泡器的中部,另一靠近所述破泡器的周侧部设置,所述蒸汽通道沿着所述破泡器主体的周侧延伸设置,且所述蒸汽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挡筋呈内外多圈设置,以形成多个呈内外圈设置的所述蒸汽通道,且所述挡筋设有缺口,以将相邻的所述蒸汽通道相互连通,相邻的两圈所述挡筋之间连接有连接筋,且所述相邻的两圈挡筋上的缺口对应开设于所述连接筋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破泡器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蒸汽通道的回水口,所述回水口设有单向导通结构,所述单向导通结构的导通方向为自所述破泡器的内部朝外部。
优选地,所述破泡器主体的底部朝下并侧向延伸形成有位于所述回水口正下方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回水口在上下向预留有间隙,且所述弹性臂可受压形变而与所述回水口的下缘抵接,以闭合所述回水口,构成所述单向导通结构。
优选地,所述锅盖包括盖板,所述破泡器主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破泡器主体和所述盖板其中之一处在上方,另一处在下方,所述盖板的一部分盖合所述敞口,以形成破泡腔,所述挡筋在所述破泡腔内间隔形成所述蒸汽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9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