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胰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7412.2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5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殷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良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94 | 分类号: | C12N9/9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周敏 |
地址: | 215613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胰酶的制备方法,将胰腺磨碎,然后加入过氧化氢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的过氧化氢在所述的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1%~2%,搅拌1~8h,加入触酶反应0.5~2h,然后经脱脂、激活、沉淀、干燥制得胰酶。本发明的过氧化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和病毒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病毒灭活的目的,另外,残留的过氧化氢通过触酶分解成水和氧气,从而使得胰酶中无过氧化氢的残留,从而极大的增强了药物的病毒安全性,使得胰酶产品可以符合各国药典和动物来源的生化药物法规方面的苛刻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胰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胰酶是从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胰脏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混合酶制剂,主要成分为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还有羧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和核糖核酸酶等。早至1938年,胰酶产品就已经被用于囊泡性纤维症和慢性胰腺炎,且大多数病人需要终身服用。目前,胰酶已是各国药典收载的助消化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肝胰疾患引起的消化障碍。由于胰酶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可作为原料药从中提取所需生化物质。此外,胰酶还被广泛用于细胞培养以生产治疗用生物制品如单抗、细胞因子等。
由于胰酶来源于动物的提取物,其原料中存在病毒污染的风险。FDA、CFDA、EMA等各国法规中均有明确规定,必须进行病毒灭活和病毒安全评价。2006年,FDA出版Guidancefor Industry on 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Drug Products,其中对胰酶产品的病毒安全性作出如下描述(1)制造商需要对其进行完整的病毒风险评估(2)按照ICHQ5A的要求验证生产工艺的病毒去除/灭活能力。
而现有技术中,胰酶的生产过程包括:胰脏磨浆、丙酮脱脂、激活、丙酮沉淀提取、烘干,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胰酶生产中的丙酮脱脂和烘干条件很难灭活一些理化抵抗力较高的非脂包膜病毒如PPV(猪细小病毒)、PCV(猪圆环病毒)和HEV(戊型肝炎病毒),使得以胰酶作为API、细胞培养原料大大增加了病毒污染的风险。而传统的病毒灭活方法如强碱、高温加热、辐照均会对酶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专利“在生产胰酶制剂过程中减少或灭活病毒和微生物内容物的方法(CN107849552 A)”中,公开了用过乙氧酸预先处理猪胰腺,然后清洗去掉残留的过氧乙酸,并从经处理的腺体组织中提取胰酶。上述用过氧乙酸处理的方法中,由于病毒是寄生于细胞内部,该专利所述的方法只能灭活腺体组织表面的微生物,对于细胞内部的病毒灭活效果十分有限,具有一定的缺陷。
专利US 2011/0268844 A1中公开了用4000、5000或6000巴的超高压处理5分钟处理胰酶制剂以灭活病毒。该方法的缺陷是高压处理对某些病毒的灭活作用是不确定的,而且,超高压设备成本昂贵,生产费用高,在生产实践中基本是不可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病毒灭活效果好的胰酶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胰酶的制备方法,将胰腺磨碎,然后加入过氧化氢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的过氧化氢在所述的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1%~2%,搅拌1~8h,加入触酶反应0.5~2h,然后经脱脂、激活、沉淀、干燥制得胰酶。
优选地,所述的胰腺磨碎后,自溶4~16h后,加入所述的过氧化氢。
优选地,所述的混合物在2~15℃下进行所述的搅拌。
优选地,每1mg过氧化氢加入100~1000 u的触酶。
优选地,所述的触酶为来自细菌或霉菌的代谢产物,例如,购自泰安信得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50000u/ml液体酶或南宁庞博生物100000U/g酶粉。
优选地,加入所述的触酶后,在5~15℃下进行反应2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良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良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7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