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智能井井下解码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42553.5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斌;何东升;何玉发;周建良;刘清友;郭栋;周广恒;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E21B34/14;E21B43/14;E21B4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智能 井下 解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智能井井下解码装置及方法,其包括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包括解码壳体,解码壳体内设置有两平行设置的隔板,两隔板之间、隔板与解码壳体壁面之间形成三个容纳腔;三个柱塞分别设置在一容纳腔内;第一柱塞左端部与该容纳腔左端部之间具有第一左压力腔,第一左压力腔与第一控制管线连通,第一柱塞右端部与该容纳腔右端部之间具有第一右压力腔,位于第一右压力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同理,第二柱塞的容纳腔内具有第二左压力腔和第二右压力腔,第二左压力腔与第二控制管线连通,第二右压力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三柱塞的容纳腔内具有第三左压力腔和第三右压力腔,第三左压力腔与第三控制管线连通,第三右压力腔内设置有第三弹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钻完井和油气开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在智能完井中层位选择性开关中应用的机械式智能井井下解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井井下生产控制主要是通过地面液力系统,驱动井下滑套,调整滑套的开启度,调节井下油气生产流道的大小,实现油气井的生产控制。智能完井的优势在于多层井、多分枝井的混采及合采,实现生产及时调整,优化生产,提高采收率。对多层井,需要正确选择层位,对井下选定层位进行流量控制。采用井下电子确定井下层位是简单的,但电子元器件受井下温度压力影响较大,可靠性相对较低,在最简单最可靠的智能井系统中,井下仪表是选配的,目前井下层位的选择性开关通常采用液压控制技术来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式智能井井下解码装置及方法,其能实现对目的层的井下流量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智能井井下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解码模块和导通模块;所述解码模块与所述导通模块经液路连接;所述解码模块包括解码壳体、第一柱塞、第二柱塞、第三柱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控制管线、第二控制管线和第三控制管线;所述解码壳体内设置有两平行设置的隔板,两所述隔板之间、所述隔板与所述解码壳体壁面之间形成三个容纳腔;所述第一柱塞、第二柱塞和第三柱塞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柱塞位于所述第二柱塞和第三柱塞之间;在所述第一柱塞的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柱塞左端部与该容纳腔左端部之间具有第一左压力腔,所述第一左压力腔与所述第一控制管线连通,所述第一柱塞右端部与该容纳腔右端部之间具有第一右压力腔,位于所述第一右压力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弹簧;同理,在所述第二柱塞的容纳腔内,具有第二左压力腔和第二右压力腔,所述第二左压力腔与所述第二控制管线连通,所述第二右压力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第三柱塞的容纳腔内,具有第三左压力腔和第三右压力腔,所述第三左压力腔与所述第三控制管线连通,所述第三右压力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三弹簧。
进一步,靠近所述第一柱塞左端,在所述第一柱塞上设置有两第一变截面凹槽;在所述第二柱塞上设置有第二变截面凹槽,所述第二变截面凹槽位于两所述第一变截面凹槽之间;在所述第三柱塞上设置有第三变截面凹槽,所述第三变截面凹槽与所述第一柱塞上远离左端的所述第一变截面凹槽对应设置。
进一步,位于所述第一柱塞与所述第二柱塞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锁球的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变截面凹槽对应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柱塞与所述第三柱塞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锁球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变截面凹槽对应设置。
进一步,位于所述第一柱塞的空腔内左端设置有第一通油孔,该空腔右端设置有第二通油孔;所述第一通油孔经液路与所述导通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通油孔经液压油管与所述第二控制管线连接。
进一步,位于所述第二柱塞的空腔内左端设置有第三通油孔,所述第三通油孔经液路与所述导通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25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孔测试联作轴向多级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水平井自动控水完井管柱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