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吸脱附联用一体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7526.9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岳仁亮;齐丛亮;吴傲立;邓翠翠;尤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睿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吸脱附 联用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除尘-吸脱附联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封闭罩壳,所述封闭罩壳内设有至少一个废气复合过滤组,每个废气复合过滤组均包括:
一个独立的除尘内腔单元和一个独立的吸附内腔单元,所述除尘内腔单元和吸附内腔单元之间通过可打开或关闭的气流通道相连接,其中,
每个所述除尘内腔单元上均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
每个所述吸附内腔单元上均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含尘废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除尘内腔单元内,经除尘内腔单元内的除尘设备除尘后依次通过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进入吸附内腔单元中,在吸附内腔单元中经吸附设备吸附后通过第二出气口排出;
除尘反吹系统,用于对除尘内腔单元内所述除尘设备进行反吹除尘,包括设置在每个除尘内腔单元内的反吹支管、与反吹支管相连通的总管以及与反吹总管相连的脉冲气体发生设备,每个除尘内腔单元的底部均设有集尘口;
脱附系统,用于对吸附内腔单元内所述吸附设备进行脱附,包括高温进气管,所述高温进气管一端设置在封闭罩壳外部与高温蒸汽发生设备相连,另一端设置于吸附内腔单元内部;
所述除尘设备为设置于除尘内腔单元中的若干布袋式除尘器,在所述除尘内腔单元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进气口,每个除尘内腔单元的顶部均设有一个独立的第一盖体,第一盖体打开后形成所述第一出气口;
每个吸附内腔单元的顶部均设有一个独立的第二盖体,第二盖体打开后形成所述第二进气口;
所述第一盖体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盖体的第一开盖设备;
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盖体的第二开盖设备;
所述吸附设备包括设置在吸附内腔单元中位于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之间的若干圆筒吸附管,每个所述圆筒吸附管均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形多孔金属丝网,在圆筒形的多孔金属丝网的外部设有吸附剂层;
若干圆筒吸附管在吸附内腔单元中呈星形排布、方阵点排布或环形点排布;各圆筒吸附管之间的间距至少为圆筒吸附管管径的1.5倍,圆筒吸附管的底部开口与吸附内腔单元上的第二出气口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吸脱附联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层为活性炭纤维层、空心分子筛管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吸脱附联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盖设备和第二开盖设备均为气缸,所述封闭罩壳的内腔上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气缸的钢梁。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吸脱附联用一体化装置进行除尘、吸附联合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粉尘、VOCs的废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除尘内腔单元内,粉尘被除尘内腔单元内的除尘设备截留,不含尘废气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进入吸附内腔单元中,含VOCs的废气在吸附内腔单元中经吸附设备吸附后通过第二出气口排出。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除尘-吸脱附联用一体化装置进行脱尘、脱附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打开脉冲气体发生设备,高压空气进入除尘设备中,在高压脉冲气体作用下,粉尘被吹落至集尘口中;
关闭第二进气口,打开高温蒸汽发生设备,高温蒸汽通过管道以及高温进气管进入吸附内腔单元内,在吸附内腔单元内中进行高温脱附,脱附浓缩气体从第二出气口中流出,经过催化燃烧工艺将脱附浓缩气体进行催化燃烧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睿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睿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75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厂房通风换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处理农业温室气体的滤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