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吸附汽车尾气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7211.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9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董佳佳;刘纯习;刘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B01D53/7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气室 进气口 高效吸附 汽车尾气 进气管 排风管 分子筛吸附装置 净化筒体 降温室 排气口 汽车尾气净化 空气过滤棉 电磁阀 净化筒 排风机 排风口 引风机 净气 体内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吸附汽车尾气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属于汽车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净化筒体,净化筒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净化筒体内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设有第一净气室、第二净气室、第三净气室、第四净气室、降温室,第一净气室内设有空气过滤棉,第一净气室与进气口相连通,降温室与排气口相连通,进气口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引风机,排风口上连接有排风管,排风管上安装有排风机,进气管和排风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本发明能够具有能够对汽车尾气进行高效吸附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效吸附汽车尾气的分子筛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汽车尾气对地球环境以及人们身体的损害是巨大的。
目前,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的方法一般是改进发动机结构、降低尾气排量、限制机动车出行,这些方法都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实施起来成本较高,而现有的汽车尾气吸附装置普遍存在着净化效果不佳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吸附汽车尾气的分子筛吸附装置,该高效吸附汽车尾气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具有能够对汽车尾气进行高效吸附的优点。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吸附汽车尾气的分子筛吸附装置,包括净化筒体,净化筒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其特征在于:净化筒体内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设有第一净气室、第二净气室、第三净气室、第四净气室、降温室,第一净气室内设有空气过滤棉,第二净气室内设有HEPA过滤网,第三净气室内设有光触媒过滤装置,第四净气室内设有蜂窝陶瓷,降温室内设有自动制冷器,净化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三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与自动制冷器相电性连接,第一净气室与进气口相连通,降温室与排气口相连通,进气口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与汽车尾气排放口相连通,进气管上安装有引风机,排风口上连接有排风管,排风管与外界环境相连通,排风管上安装有排风机,引风机、排风机均与第二控制器相电性连接,进气管和排风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均与第三控制器相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触媒过滤装置包括三个光触媒过滤网和两个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分别设置在相邻所述光触媒过滤网之间。
优选地,所述灯光组件包括灯架、灯泡和开关控制器,所述灯泡安装在所述灯架上,所述灯架设置在所述净化筒体内,所述开关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净化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灯泡相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降温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净化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显示器相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净化筒体是由多个子净化筒体相卡接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净化筒体内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设有第一净气室、第二净气室、第三净气室、第四净气室、降温室;第一净气室、第二净气室、第三净气室和第四净气室能够对汽车尾气进行多道净化,显著提高了对汽车尾气的吸附效果和工作效率;由于汽车尾气在排出时温度高,为了不影响外界环境,在降温室内进行降温处理。
2.本发明中第一净气室内设有空气过滤棉,第二净气室内设有HEPA过滤网,第三净气室内设有光触媒过滤装置,第四净气室内设有蜂窝陶瓷;空气过滤棉能够除去粒径大于5μm的固体悬浮微粒;HEPA过滤网能够除去粒径大于0.3μm的固体悬浮微粒;光触媒过滤装置能够去除汽车尾气中的有机气体;蜂窝陶瓷能够除去有毒有害气体和除臭。
3.本发明中降温室内设有自动制冷器,净化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与自动制冷器相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控制自动制冷器进行工作,达到汽车尾气降温的目的,自动制冷器可以是空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7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