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柱式电控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5080.6 | 申请日: | 201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马红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红业 |
主分类号: | F16D15/00 | 分类号: | F16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轴 定中弹簧 滚柱式 电控离合器 控制套 胶块 电磁线圈 输出轴 离合器 滚柱 轴承 扭矩传递结构 离合器壳体 输入轴两端 转角 固定部件 后轴承盖 控制部件 控制结构 摩擦接触 前轴承盖 同步旋转 制动控制 接合 后支撑 前支撑 外扭矩 挡圈 端盖 对壳 内孔 胀紧 传递 支撑 保证 | ||
本发明一种滚柱式电控离合器包括:后轴承盖总成、离合器壳体、后支撑轴承、定中弹簧胶块罩、定中弹簧胶块、控制套总成、输入轴、滚柱挡圈、输出轴、前支撑轴承、电磁线圈、离合器端盖、前轴承盖。本滚柱式电控离合器采用了输入轴两端支撑及滚柱式扭矩传递结构;采用了定中弹簧胶块的定中控制结构,定中弹簧胶块(5)在无外扭矩时保持定中功能,即保证控制套总成与输入轴一起同步旋转。在电磁线圈对控制套总成(6)进行制动控制时,输入轴(7)继续旋转滚柱将被输入轴向外推出产生扩张,从而与输出轴内孔胀紧,实现了扭矩的传递。本滚柱式电控离合器的控制套总成(6)在定中弹簧作用下与输入轴一起旋转,在电磁线圈控制下与输入轴有个小于10度的转角,此时离合器实现接合。即所有控制部件与输入轴及输出轴一起旋转,其对壳体固定部件无任何摩擦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电驱动汽车传动系统中,控制双电机耦合驱动或双速比减速器中切换动力传递路线的滚珠式电控离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的发展,有限的石油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所以新能源汽车倍受业界与各国政府的重视;在科研投入、产业补助及相关政策方面给以了大力支持与推动,电动汽车成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电驱动控制技术问题,由于采用直流电机有了一定的无级变速的条件,但是仍有不足,如满足爬坡与加速时的大扭矩需求,就满足不了最高车速时的转数需求问题。而且由于启动、加减速是电力开关控制,司机挂档、坡起等工况具有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工程界开发了双电机耦合并联驱动,或双速比减速器方案。这两种方案必须先解决电控离合器问题,所以适宜的电控离合器就成了双电机耦合驱动与双速比减速器的关键技术方案之一。为寻求主动控制的电动离合器我们对多种离合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如湿式电磁离合器、磁粉离合器、磁流变离合器、干式摩擦片离合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等进行了试制研究,最终结果都不能达到理想要求。本案经过多年思考提出了一种滚柱式电控离合器的技术方案,使双电机输出轴通过本案的离合器进行耦合,达到互相传递扭矩并联驱动的作用,解决了防滑差速与耦合传动的关键问题,给双电机并联驱动技术方案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对单电机双速比减速器也提供了可靠切换速比的作用,避免了其他传统离合器传递扭矩的不可靠性,对双数比减速器也提供了支撑。所以,本案发明了一种滚柱式电控离合器,达到了提高传动部件寿命、结构简单、减少成本、降低滑转率、节省能源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滚柱式电控离合器其特征是:本离合器包括:后轴承盖总成(1)、离合器壳体(2)、后支撑轴承(3)、定中弹簧胶块罩(4)、定中弹簧胶块(5)、控制套总成(6)、输入轴(7)、滚柱挡圈(8)、输出轴(9)、前支撑轴承(10)、电磁线圈(11)、离合器端盖(12)、前轴承盖(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红业,未经马红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