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混合电传动的隧道病害检测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1514.5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超;任涛龙;张彩霞;赵力;王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1C3/02;B61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1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病害检测 两套 隧道 蓄电池 蓄电池系统 辅助系统 控制系统 前司机室 混合电 检测车 全断面 车架 传动 动力转向架 全方位检查 驱动 牵引电机 牵引模式 施工作业 制动能力 作业平台 准确度 低噪音 工程车 零排放 双动力 无死角 坡道 检测 定检 复检 线束 整车 病害 牵引 下车 室内 司机 | ||
提供一种基于混合电传动的隧道病害检测车,在车架底部设有两套与前司机室和后司机室内的控制系统连接的动力及辅助系统,所述前司机室和三作业平台之间的车架上设有蓄电池间且设于蓄电池间内的蓄电池系统与两套动力转向架上的牵引电机通过线束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蓄电池系统与两套动力及辅助系统后实现检测车牵引模式的切换和隧道内外驱动检测车整车运行的驱动形式的切换。本发明实现隧道全断面病害的初检、复检和定检的不下车检测,完成隧道全断面无死角、全方位检查和检测,提高了隧道病害检测的准确度和隧道病害检测效率,采用双动力电传技术,提高了工程车长达坡道牵引及制动能力,实现隧道内零排放、低噪音的施工作业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电传动的隧道病害检测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隧道衬砌表面病害检测的检测及检查多采用脚手架或普通作业车搭载人员进行目视、敲击检查。其中,普通作业车这类工程车多采用单动力机械或内燃液力传动形式,在隧道内检查作业时存在柴油机排放污染重、噪音大的问题;在长大坡道存在牵引及制动困难的问题,配套的作业平台由于受到接触线的高度限制,导致接触线以上的区域无法到达,比如腕臂、回流线、高压线以上区域等,存在平台“抬不起来”和作业盲区等缺陷,作业平台无法实现应急通道处隧道壁病害的不下车检查,存在作业效率低,盲区范围大等问题。国内隧道衬砌内部的病害检测主要采用手持雷达、接触式检测设备或大面积钻芯取样的方式进行低速检测,其中手持雷达属于地面耦合雷达,需和隧道壁进行紧贴,作业效率低下;接触式检测是车辆搭载地面耦合雷达进行接触式检测,存在障碍避让等问题;钻芯取样属于破损检测,检测准确度较高,但是存在隧道衬砌破损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适应隧道检查工程车用动力传动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改善隧道内作业环境及运行要求,为改变隧道病害检测模式,为提高隧道病害检测准确率,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混合电传动的隧道病害检测车,通过后司机室内的检测系统和具有升降和旋转功能的三作业平台,实现隧道全断面病害的初检、复检和定检的不下车检测,完成隧道全断面无死角、全方位检查和检测,提高了隧道病害检测的准确度和隧道病害检测效率,采用双动力电传技术,提高了工程车长达坡道牵引及制动能力,采用蓄电池牵引技术,有效改善了轨行机械隧道内的作业环境,实现隧道内零排放、低噪音的施工作业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基于混合电传动的隧道病害检测车,具有车架,所述车架上部两端分别设有前司机室和后司机室且设于车架中部的三作业平台位于前司机室和后司机室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底部两端均设有动力转向架且车架底部两端通过弹性旁承支撑坐落于两套动力转向架上,所述后司机室内设有用于对隧道衬砌表面和内部进行初检的检测系统,所述车架底部设有两套与前司机室和后司机室内的控制系统连接的动力及辅助系统且动力转向架通过传动轴与对应的动力及辅助系统连接,所述前司机室和三作业平台之间的车架上设有蓄电池间且设于蓄电池间内的蓄电池系统与两套动力转向架上的牵引电机通过线束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蓄电池系统与两套动力及辅助系统后实现检测车牵引模式的切换和隧道内外驱动检测车整车运行的驱动形式的切换。
其中,所述三作业平台包括升降工作台Ⅰ、升降工作台Ⅱ、旋转工作台、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升降工作台Ⅰ和升降工作台Ⅱ对称设置且旋转工作台位于升降工作台Ⅰ和升降工作台Ⅱ后方位置,所述液压系统与升降工作台Ⅰ、升降工作台Ⅱ和旋转工作台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系统后实现升降工作台Ⅰ、升降工作台Ⅱ和旋转工作台同时在不同位置单独工作,施工人员携带手持雷达搭载于所述升降工作台Ⅰ、升降工作台Ⅱ和旋转工作台上进行目视、敲打后完成隧道表面和内部的复检,施工人员携带钻芯工具搭载于所述升降工作台Ⅰ、升降工作台Ⅱ和旋转工作台上进行钻芯取样后完成隧道表面和内部的定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1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