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的空喷变形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0110.4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6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管新海;张欢嘉;李海涛;赵广兵;张海兰;范永贵;王萍;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1/16 | 分类号: | D02G1/16;D02G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超仿棉涤锦空喷 变形 纤丝 组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的空喷变形组合装置。包括喷嘴芯和喷嘴外壳;喷嘴外壳的内部开有圆孔,喷嘴芯的外壁为圆柱状,喷嘴芯与喷嘴外壳之间的环形缝隙形成空喷喷嘴环形腔;喷嘴外壳上开有压缩空气进气口;喷嘴芯的中间开有嘴芯孔,嘴芯孔的下端呈“八”字收敛状,嘴芯孔的中段呈圆柱状,形成空喷喷嘴紊流室,嘴芯孔的上端呈喇叭形开口,喷嘴芯的壁上开有空喷气流喷气微孔。该组合装置使进入空喷喷嘴紊流室中的丝束被形成的超音速多维涡流空喷紊流气流吹击,发生分离,并在多维涡流空喷紊流中激烈地移动和回转,与涡流喷射气流一起连续地从涡流紊流区泄出,形成无规则缠绕交络混纤,制得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功能差别化新纤维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空喷变形技术生产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的空喷变形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型差别化纤维材料,它不仅强调在纤维表面形态和面料风格上追求接近棉织物,更重要的是面料制品在性能及功能上要达到超仿棉效果。此外,超仿棉技术更加重视多种差别化、功能性技术的整合发挥,强调聚合、纺丝、织造、染整技术的相互融合。从2000年起,欧美和日本开发了能够改善纤维和织物外观的所谓“聚酯仿棉流行面料”产品,如日本东洋纺开发成功的CoolDry 涤纶面料,东国贸易株式会社研发的I-COOL系列纤维,得到看上去好(1ooking good),外观优美,感觉好(feeling good),以及以高细纤维为主体,多功能组合的高仿真乃至高仿真新合纤面料制品研发的新阶段。就国内而言,超仿棉纤维及产品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要重点攻关和推广的纺织原料科技项目,其目标正是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化学纤维,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改性,改造成穿着舒适、性能接近甚至超过天然棉纤维的纺织原料,进而从根本上改善化纤原料的服用性能,提高纺织品的高性能、功能化、高附加值,解决棉花供应不足的问题,其目标是实现仿棉纤维产品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最终用超仿棉涤纶混纤丝替代天然棉纤维。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超仿棉涤纶加工技术主要是通过采用单一差别化技术或单一功能性的物理改性如超细旦、中空微孔、异形截面、混纤复合和化学改性如亲水性基团接枝共聚和亲水性化合物涂层处理两种方法得以实施,赋予纤维某种仿棉的功能。然而,这种加工方法存在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品质差及功能单一等诸多缺点,用该制备方法制成的产品吸湿透气及保湿性差,其制成的织物表面呈现不均匀色斑及露白现象,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此,仅从单一的改变工艺条件已很难解决根本问题,亟需提供新型的加工装置,采用新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技术,提供高性能及多功能的新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的空喷变形组合装置,制备的产品具有与天然棉纤维相似的外观、蓬松性和良好的回弹性、吸湿导湿透气性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超仿棉涤锦空喷变形混纤丝的空喷变形组合装置,它包括喷嘴芯和喷嘴外壳;喷嘴外壳的内部开有圆孔,喷嘴芯的外壁为圆柱状,喷嘴芯固定于喷嘴外壳的内部圆孔中心,喷嘴芯的外壁与喷嘴外壳的内部圆孔壁之间的环形缝隙形成空喷喷嘴环形腔;喷嘴外壳上开有压缩空气进气口;喷嘴芯的中间开有嘴芯孔,嘴芯孔的下端呈“八”字收敛状,嘴芯孔的中段呈圆柱状,形成空喷喷嘴紊流室,嘴芯孔的上端呈喇叭形开口,喷嘴芯的壁上开有3~6个倾斜于水平面、呈“八”字收敛状的空喷气流喷气微孔;空喷喷嘴环形腔通过空喷气流喷气微孔与空喷喷嘴紊流室贯通。
本发明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喷嘴芯的外壁与喷嘴外壳内部圆孔壁之间的环形缝隙的间距为3.5mm~4.0mm;将空喷气流喷气微孔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进气口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喷嘴外壳为铜合金材质;喷嘴芯为复合陶瓷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未经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0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捻锭子上锭杆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透明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