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29428.0 申请日: 2018-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8677973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9
发明(设计)人: 沈卫国;王钰杰;许阁龙;张昺榴;李将伟;吉晓莉;吕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E02D17/20 分类号: E02D17/20;C04B38/00;C04B28/04;A01G20/00;A01G17/00
代理公司: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代理人: 崔友明;闭钊
地址: 43007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孔混凝土 护坡 藤蔓 草籽 坡面 生长 混凝土孔隙 环保效益 水分分配 藤蔓植物 土质要求 岩质边坡 存活率 粗集料 草种 减小 松动 土质 发芽 养护 播种 培植 覆盖 绿化 施工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首先在土质或岩质边坡上修筑多孔混凝土,然后分别在坡面及坡底播种草籽和藤蔓植物,前期草种迅速生长提供绿化,后期藤蔓攀附多孔混凝土生长覆盖坡面,起到固定水土、调节局部水分分配的作用。本发明充分利用了藤蔓存活率高、对土质要求不高、易于培植,以及草籽发芽生长快但不持久等特点,施工养护好的藤蔓气根根植于混凝土孔隙中,减小了粗集料松动的风险,该护坡方法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植草混凝土生态护坡方法具有生态高效的护坡效果,在日本、美国应用较广泛,我国近年来在交通、水利、园林等领域应用日渐广泛,但也反应出诸多问题:1)植草在炎热和干旱季节生长困难、绿化程度降低;2)坡面不同部位土质、光照、水分不同,数年过后坡底草本生长茂密坡顶因不易蓄水而荒芜,影响护坡的整体效果;3)对于岩质边坡后期基本丧失绿化美化功能,草种在生长数年后基本丧失绿化能力;4)植草根系生长多年后会造成多孔混凝土孔隙阻塞,导致其透水性降低,影响返青;5)进入秋天后植草通常会干燥枯黄,使得护坡色调单调肃杀,美感降低。

目前已经有人开发了草灌结合的护坡方法,但是灌木根系生长往往导致多孔混凝土集料挤压剥落。中国专利CN103703957B提及了使用多种当地草种和外地草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喷播绿化,但是该种方式的喷播技术以及复合土壤的成本较高并且对天气状况依赖较大,喷播出的土壤容易沙化造成播种失败。中国专利CN101743828A所提到的采用板槽制作挡土墙,通过其与坡面的间隙进行种植的方法对于坡面的形态有较大的依赖性,尤其遇到岩质坡面必然增加成本和固定板槽的技术难度。与之相比,本申请多孔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采用多年生越年生的草种和藤蔓,减少了人工养护工作量,在提高绿化水平和效率的基础上利用混凝土稳固边坡。

本发明提出草蔓结合的护坡方法,利用藤蔓提供后期的绿化功能,藤蔓根系在边坡底部水分充足的部位生长,藤蔓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边坡底部含水量,藤蔓和气根可以形成网络固定多孔混凝土边坡,进一步提升护坡和水土保持效果。本申请的关键在于草本和藤蔓生长周期的续接不断档,保证了良好的长期绿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护坡方法普遍存在的植草生长不一致、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易对多孔混凝土造成破坏等不足,提供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的护坡方法。该方法在多孔混凝土坡面不同部位同时播种草种和藤蔓,前期草种迅速生长提供绿化,后期藤蔓生长起来后攀附多孔混凝土并覆盖坡面,既能固定水土又能调节局部水分分配,提高绿化效果的同时减小了粗集料松动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孔混凝土草蔓结合护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坡面修筑多孔混凝土,然后在坡面播种草种并且在坡底种植藤蔓,养护直至坡面被草和藤蔓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坡面具体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中的一种,坡面的形成方式为挖方或填方。

进一步的,所述草种选自园林绿化用草种中的一种或几种,草种可单独种植或者几种套种。

进一步的,所述藤蔓选自爬墙虎、络石、凌霄、薜荔、常春藤、常青藤、白藤、紫藤、葛藤、牵牛花等藤蔓植物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除了在坡底种植藤蔓外,对于边坡坡面高度超过8.0m的护坡工程,还需要在坡腰梯级种植藤蔓,草种及藤蔓的间距不低于5m。

进一步的,在坡面修筑多孔混凝土的过程为:首先平实边坡坡面土壤基层,然后再铺上3-8cm的砂层并架设模板,将制备好的多孔混凝土浇注在模板内,装填约一半后捣实,然后继续装填混凝土并进行振捣,振捣后的试件刮平,洒水保湿并盖上养护膜进行养护,养护超过24h后脱模,得到多孔混凝土边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9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