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LP投影光固化三维打印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6399.2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2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姜杰;顾海;李彬;曹赛男;张捷;吴国庆;杨建春;黄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4/124 | 分类号: | B29C64/124;B29C64/386;B29C64/393;B33Y50/00;B33Y50/02;G06T17/00;G06T7/13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兵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打印 投影光 固化 打印设备 适配 成型 成型效率 打印区域 打印数据 三维模型 数据失真 精细度 分层 构建 切片 打印 分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LP投影光固化三维打印方法,具体步骤简述如下:提前构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通过切片直接得出各预打印分层的横截面,并通过相应单元进行处理、分区、标准值判断,降低了数据失真,提高了其打印数据的成型精度,将各预打印区域与不同性能的打印设备进行合理适配,从而确保了物体的成型尺寸精度和精细度,提高了成型效率。另外,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基于DLP投影光固化三维打印方法相适配的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DLP投影光固化三维打印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DLP投影光固化系统中,其采用的数字芯片通常为数字微镜元件(DMD),其尺寸固定,通过成像镜头只能实现固定的成像幅面和特征分辨率,因而会导致尺寸与精度不能兼顾的情况,例如:当采用较小尺寸进行高精度投影时,可以实现几微米的零件尺寸特征,但是这样一来会限制零件的整体成型速度的提升;当采用较大尺寸投影时,可有效地保证零件的成型速度,但零件中的精细特征却严重失真,成像精度得不保证,且能量不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拼接数字芯片阵列,但此种方法价格昂贵,提高了工艺成本,同时无法保证极小的拼接间隙,难以保证成型精度;(2)拼接成像面法,通过对成像面进行划分区域拼接曝光,但效率较低。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DLP投影光固化三维打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模:通过建模单元建立需要打印物体的三维模型;
步骤二、生产横截面:将上述三维模型导入数字切片单元内,并设定层厚,生产N个Z轴横截面;
步骤三、生成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单元将上述横截面生成由轮廓线构成的图像,并进行灰度处理;
步骤四、计算单元:设置有打印区域区分单元,其根据上述图像的灰度分布区分出不同预打印区域;
步骤五、打印数据生成:将各上述预打印区域对应的图像生成打印数据,并将其发送至下位机运动平台及成型平台;
与此同时,借助计算单元计算出各个上述预打印区域的面积值A1、A2、A3......An;
步骤六、打印设备选择:
将上述预打印区域面积值传输至比较判定单元,且预设判定标准值B;
当An≥B时,选定第一打印装置进行打印;当An<B时,选定第二打印装置进行打印;
第一打印装置为放大成像光路,第二打印装置为缩小成像光路。
作为优选方案,沿光传播路径,第一打印装置依序布置有第一光源、第一数字微镜元件、凹透镜、反射镜;沿光传播路径,第二打印装置依序布置有第二光源、第二数字微镜元件、凸透镜。
作为优选方案,根据所述打印数据,生成运动路径;成型平台设置于树脂槽的正上方,下位机运动平台设置于树脂槽的下方;驱动运动平台作X、Y方向运动,成型平台作Z方向运动;通过驱动运动平台完成物体单层的平面成型,而后,成型平台移动一个层厚的距离,再固化下一层面。
作为优选方案,对树脂槽内的光敏树脂通过电加热装置进行预热,且通过红外测温装置实时监测光敏树脂上表面的温度值。
作为优选方案,电加热装置及红外测温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
通过比较判定单元将各打印区域的面积值与预设判定标准值B进行比较,适配具有不同光路成像系统的两种打印装置。缩小成像光路适用于面积较小预打印区域,具有打印精细度高的特点,而放大成像光路适用于面积较大预打印区域,在满足相应打印精细度的前提下,其具有较高的打印效率,因而,不但满足了物体成型精度和成型尺寸要求,且兼顾了成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6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喷头间隙检测功能的3D打印喷头组件
- 下一篇:增材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