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故障电弧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4080.6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夏春刚;牛帅帅;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乐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李芙蓉;冯建基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芯片 故障电弧探测 线路电流 线路电压 采集 电流检测部件 电压检测部件 计时器 采集机构 第一数据 判断结果 输出机构 脱扣机构 时间确定 时间生成 误判率 脱扣 指令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电弧探测装置,包括第一数据采集机构、控制芯片、脱扣机构和输出机构;第一数据采集机构包括第一电流检测部件、第一电压检测部件和计时器;第一电流检测部件将采集的线路电流发送给控制芯片;第一电压检测部件将采集的线路电压发送给控制芯片;计时器将记录的采集线路电流的第一时间和采集线路电压的第二时间发送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将根据线路电流、线路电压、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生成的脱扣指令发送给脱扣机构,以及,将根据线路电流、线路电压、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的判断结果发送给输出机构。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故障电弧探测装置误判率,提高了故障电弧探测装置的判断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故障电弧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弧是两个电极之间跨越某种绝缘介质的持续放电现象,经常伴随着电极的局部挥发。典型的电弧是在阴、阳两极之间的空气间隔中形成的。电弧中心温度一般为5000至15000摄氏度。电弧存在的区域会产生很高的电离气压,导致电弧被局限的任何地方都会释放出高热气体和电极物质粒子。
线路上的电弧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的操作弧,称“好弧”另一种是故障电弧,称“坏弧”。“好弧”是指电机旋转(如电钻、吸尘器等)产生的弧,另外当人们开关电器,插拔电器时产生的弧也属于“好弧”。“坏弧”是故障电弧,故障电弧一般产生于两种情况:①沿着绝缘体部分导电表面;②产生于非常接近的两个电极。前者由于绝缘体长期受热或发生偶然性电火花,造成绝缘表面碳化而形成电弧通道;后者由于导电体碰上接地管道,或是一束导体中部分被尖锐的金属体把绝缘割伤。在低压供配电线路中,有串联电弧故障、线对线电弧故障和线对地电弧故障。
传统的故障电弧探测装置通常仅根据线路电流的变化判断是好弧还是坏弧,然而电网中存在许多与故障电弧的电流波形相似的波形,容易造成故障电弧探测装置误判断,使得故障电弧探测装置的判断结果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电弧探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故障电弧探测装置易出现误判断,使得故障电弧探测装置的判断结果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故障电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采集机构、控制芯片、脱扣机构和输出机构;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机构包括第一电流检测部件、第一电压检测部件和计时器;
所述第一电流检测部件、所述第一电压检测部件、所述计时器、所述脱扣机构和所述输出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电流检测部件将采集的线路电流发送给所述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电压检测部件将采集的线路电压发送给所述控制芯片;
所述计时器将记录的采集所述线路电流的第一时间和采集所述线路电压的第二时间发送给所述控制芯片;
所述控制芯片将根据所述线路电流、所述线路电压、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生成的脱扣指令发送给所述脱扣机构,以控制所述脱扣机构执行脱扣操作,以及,将根据所述线路电流、所述线路电压、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确定的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输出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故障电弧探测装置,还包括电弧模拟机构和第二数据采集机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报警器;
所述第二数据采集机构包括第二电流采集部件和第二电压采集部件;
所述第二电流采集部件和第二电压采集部件分别与所述电弧模拟机构信号连接;且所述电弧模拟机构、所述第二电流采集部件和第二电压采集部件还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信号连接;
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芯片信号连接;
所述电弧模拟机构接收到所述控制芯片发送的电弧模拟指令后产生电流和电压,以形成故障电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乐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乐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4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