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硅烷聚醚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3145.5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8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聚刚;陈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1/02 | 分类号: | C09D171/02;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涂料 硅烷 制备 附着力促进剂 光稳定剂 聚醚树脂 除水剂 分散剂 填充料 消泡剂 增塑剂 质量份 聚醚 颜料 催化剂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涂料,其质量份组成为:端硅烷聚醚树脂50~200份,增塑剂20~150份,填充料40~180份,颜料0~150份,光稳定剂0.2~30份,除水剂0.2~50份,附着力促进剂0.5~55份,催化剂0.5~24份,消泡剂0.5~15份,分散剂0.2~8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工艺简单可靠,性能优异,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硅烷聚醚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建筑防水涂料又称涂膜防水材料,是无定型材料(液状、稠状物、粉剂加水现场拌和、液加粉现场拌和)经现场刷、刮、抹、喷等涂覆施工,可在结构物表面固化形成具有防水能力的膜层材料。从20世纪50年底以来,建筑防水涂料开始大规模使用。
根据固化成膜的物质不同,建筑防水涂料又可以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和有机无机复合类。无机类建筑防水涂料有引进的确保时、 M1500,国内研发的防水宝、HM1500、TM1500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有机无机复合类有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有机类建筑防水涂料品种较多,其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发各种乳化沥青涂料,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石灰为乳化剂研制石油沥青的乳化为基础这便乳化沥青涂料。这些涂料曾经在防水工程中得到大面积的使用,但是因为其防水效果一般、涂膜使用年限短、对环境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多已被列入淘汰产品,用量越来越少。第二阶段是开发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溶剂型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70年代出现了水乳型再生胶沥青防水涂料,80年代初出现水乳型(阳离子型)氯丁橡胶防水涂料、水乳型丁苯橡胶防水涂料、SBS橡胶沥青溶剂型防水涂料、丁晴胶乳防水涂料等。第三阶段是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问世,如丙烯酸系列防水涂料、丙烯酸-丙烯晴-苯乙烯多元共聚水乳型涂料、水性三元乙丙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等。
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广的建筑防水涂料中,以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为主。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建筑防水涂料总销量为38万吨,其中:聚氨酯防水涂料占43%,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占37%,丙烯酸防水涂料占8.5%,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占5.5%,其他类防水涂料占5%。
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和低温柔韧性,产量高、种类多,但是也有目前难以克服的缺点。用量最大的为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沥青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古马隆树脂改性聚氨酯涂料,而且多为双组份。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虽然具有反应活性、成本低、易于推广,但是其中含大量的蒽、萘、酚类等易挥发性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在国内许多省市已经开始禁止使用。沥青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加入了石油沥青,具有外观平滑、有光泽、流平性好、延伸率增加等优点,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石油沥青不含活泼氢,在涂料中只起填料作用;而且其中硫、氧、氮等杂环化合物有一定的毒性;由于沥青的憎水作用对涂料的重涂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古马隆树脂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是在改进焦油型和沥青型的缺点上开发的,虽然各项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这三种类型的聚氨酯涂料均有较深的颜色,焦油型和沥青型为黑色,古马隆树脂改性型为咖啡色到深褐色,这也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虽然现在市场上也开发出了白色聚氨酯防水涂料、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这些涂料虽然解决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是涂料性能某些方面还需提高;第二价格较高,接受程度较小;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其固化机理仍然相同,体系中仍然含有游离的异氰酯,如TDI、MDI,毒性大,易致癌。其耐老化性也相对较差,阳光照射下易黄变。而且单组分聚氨酯涂料虽然施工简便,但厚涂时易产生气泡,产生涂膜缺陷、导致防水隐患。而由聚氨酯防水涂料技术发展而来的聚氨酯/聚脲防水涂料和纯聚脲防水涂料也存相同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姑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3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