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20114.4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张彪;尹凯凯;李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4;C08G18/42;C08G18/32;D06N3/1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93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树脂 干法面层 颜料相容性 配色 相容性 颜料 制备 色差 多元醇化合物 二异氰酸酯 反应终止剂 改进 表面颜色 抗氧化剂 面层树脂 色彩表现 生产问题 颜色问题 有机溶剂 原料制备 不均匀 扩链剂 永固黄 树脂 发花 浮色 革面 炭黑 絮凝 钛白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二异氰酸酯、多元醇化合物、扩链剂、反应终止剂、抗氧化剂、催化剂、有机溶剂。本发明的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在干法面层树脂的配色和使用中,与颜料的相容性好,本发明解决了在面层树脂的配色和使用中,会经常出现的聚氨酯树脂对颜料的相容性差所导致的颜色异常,如:浮色絮凝问题(酞青类、钛白炭黑类、永固黄类颜色问题突出),跑色问题(革面前后左右色差明显),发花问题(革表面颜色不均匀)等生产问题。满足市场对合成革品质、色彩表现不断提高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聚氨酯树脂领域,具体是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合成革技术的发展,合成革无论在款式、手感方面都很接近真皮的效果,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真皮。已大量取代资源不足的天然皮革,用以制作箱包、服装、鞋、以及车辆内饰和家具装饰等,伴随着人们审美的提升,色彩的准确性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但实际生产时,在面层树脂的配色和使用中,会经常出现聚氨酯树脂对颜料的相容性差而导致的颜色异常,如:浮色絮凝问题(酞青类、钛白炭黑类、永固黄类颜色问题突出),跑色问题(革面前后左右色差明显),发花问题(革表面颜色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干法树脂在使用时遇到的浮色絮凝、跑色、发花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制备而成:
所述的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中:
所述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
所述多元醇化合物为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的混合,
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3-丙二醇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质量比混合,
所述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丁酮用量不超过总溶剂质量的35%,
所述反应终止剂为甲醇,
所述抗氧化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其衍生物,
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酞酸类催化剂。
所述的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化合物由聚酯多元醇及聚碳酸酯多元醇混合而成时,聚酯多元醇占多元醇化合物总质量的55%~100%,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其是由己二酸与1,4-丁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6-己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按摩尔比为1:1.02-1.2的配比混合而成;所述催化剂钛酸异丙酯为聚酯酸、醇总量的0.2%-1%制备而成,其中1,4-丁二醇占聚酯中二元醇总质量的60%~100%。
所述的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为1,5-戊二醇、1,6-己二醇单独或按一定比例合成的聚碳酸酯多元醇或按上述比例合成后得到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与己内酯多元醇接枝或复配的化合物。。
一种革用颜料相容性改进干法面层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0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