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砾石的再生粗骨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19993.9 | 申请日: | 2018-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光;刘安安;王彤;顾万;范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粗骨料 砾石 制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废弃混凝土块 天然砂石骨料 建筑垃圾 附着率 针片状 节约 砂浆 磁选 山体 生态平衡 破碎 土地 维护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掺砾石的再生粗骨料制备方法,主要将砾石和建筑废弃混凝土块按一定比例进行破碎、磁选、筛分后制得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再生粗骨料产品。所制备的再生粗骨料砂浆附着率低,针片状含量少。本发明一方面能够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节约大量土地,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天然砂石骨料,保护山体免受过度开采,维护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掺砾石的再生粗骨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截至2011年底,中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为70亿吨,建筑垃圾总量已达到21亿至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如采取简单的堆放方式处理,每年新增建筑垃圾的处理都将占1.5亿至2亿平方米用地。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矿山开采使得自然资源进一步匮乏,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峻,不符合生态发展理念。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新建建筑垃圾堆放场所,将建筑垃圾掩埋或倾倒至固定场所;第二类是将建筑垃圾再生,使用建筑垃圾再生设备将建筑垃圾粉碎、加工成可以再次使用的建筑建材。长远看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是最佳的建筑垃圾处理途径。
再生骨料制备技术的利用可以将原来的建筑垃圾变成墙体材料、道路材料、复合材料等,用于建筑、市政等领域。由于目前全国范围内再生骨料制备技术还不够成熟,原料供应得不到保证,而且生产成本较高,所以还没能达到进行量产的条件。众所周知,经过破碎的再生骨料不同于天然骨料,其表面粘附有大量的砂浆和泥块,最终导致制备出来的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如何高效制备出低成本,高性能的再生混凝土骨料,用于替代天然骨料,已成为建筑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掺砾石的再生粗骨料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砂浆附着率低,针片状含量少的技术问题。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掺砾石的再生粗骨料制备方法,将砾石和建筑废弃混凝土块按比例进行破碎、磁选、筛分后制得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再生粗骨料产品。
优选地,制备过程中砾石占10%~30%,建筑废弃混凝土块占70%~90%。
优选地,制得的再生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15%,砂浆附着率≤8%。
优选地,将砾石和建筑废弃混凝土块按比例进行破碎、磁选、筛分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将大块建筑废弃混凝土块破碎成≤450mm的小块物料;
步骤2、将砾石按10%-30%的比例掺入步骤1所述的小块物料中;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掺砾石的物料输送至破碎机进行破碎;
步骤4、将步骤3中的混合物料输送至皮带,所述皮带上方安装有除铁装置;
步骤5、将经过上述步骤后的物料进行分级筛选,获得再生粗骨料,其中不符合成品规格的物料重复步骤2~5,直至满足筛分要求。
优选地,步骤3中的破碎机为颚式破碎机。
优选地,步骤5中二次破碎使用的破碎机为反击式破碎机。
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圆振动筛进行分级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9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射混凝土用改性微硅粉
- 下一篇:一种促进混凝土凝固的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