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重组SPXnovel蛋白在提高大豆低磷耐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5310.2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钟永嘉;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82;A01H5/00;A01H6/5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磷 大豆 蛋白 人工重组 耐受性 应用 蛋白稳定性 基因组编码 超表达 毛根 组装 基因 融合 生长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重组SPXnovel蛋白在提高大豆低磷耐的应用,以大豆自身基因组编码的GmSPX6和GmSPX1为基础,通过将不同GmSPX6蛋白的N(1‑220aa)端和C(180‑261aa)端进行融合组装,找到一个新的SPXnovel蛋白,此人工重组的SPXnovel蛋白在低磷下的蛋白稳定性较GmSPX6明显提高。在大豆的毛根体系中超表达该基因能够抑制缺磷信号的快速产生,保证大豆在适度低磷条件下的生长,提高大豆对适度低磷的耐受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重组SPXnovel蛋白在提高大豆低磷耐的应用。
背景技术
磷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土壤中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磷经常处于缺乏的状态,低磷下植物的缺磷信号的快速和频繁的产生干扰了植物的生长,不利于植物应对土壤中适度低磷的状况,影响了植物生物量或者产量。降低植物对适当低磷的过激反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是,目前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提高磷酸根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植物对磷的吸收,没法较少缺磷信号的副作用。本研究通过改造SPX蛋白适当降低植物对缺磷的敏感性,保证植物在适当缺磷下的正常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重组SPXnovel蛋白在提高大豆低磷耐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以大豆基因组编码的GmSPX6和GmSPX1蛋白为基础,通过将GmSPX6蛋白的N端(1-220氨基酸)和GmSPX1(180-261氨基酸)蛋白的C端进行融合组装,获得一个SPXnovel蛋白,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SPXnovel蛋白是利用大豆自身基因组编码的SPX6基因,将其翻译的蛋白的N端(1-220aa)的SPX结构域与大豆SPX1蛋白的C(180-261aa)端进行融合,得到了一个的人工重组SPXnovel蛋白,该SPXnovel蛋白,该蛋白在低磷下的稳定性较天然存在的GmSPX6蛋白稳定性高。超表达该基因能够抑制适度缺磷下磷信号的产生,保证植物在适度低磷的时候正常生长。
该人工重组获得的SPXnovel蛋白在低磷条件下蛋白的稳定性相比原来的SPX6蛋白明显提高。能与磷信号中心调控因子OsPHR2蛋白稳定结合,抑制OsPHR2的蛋白功能,从而抑制缺磷信号的快速产生。其超表达该重组基因SPXnovel,在适度低磷下,抑制缺磷信号的快速产生,保证大豆的生长免收缺磷信号的干扰,接触生长抑制,保证生物量,最终提高大豆对适度低磷的适应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SPXnovel蛋白稳定性较原来的GmSPX6提高了,并且仍保持与植物磷信号中心调控因子互作的能力,并且抑制其转录活性,能够延缓适度缺磷时磷信号的产生,保证大豆在适度低磷条件下的正常生长,因此对与田间适度低磷的条件下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提高大豆对适度低磷的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体外降解实验研究SPXnovel 水蛋白稳定性。
图2烟草瞬时实验验证SPXnovel与OsPHR2的蛋白互作。
图3烟草瞬时实验验证SPXnovel抑制OsPHR2的功能。
图4. SPXnovel超表达对大豆缺磷信号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5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