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通用串行总线控制的内存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13530.1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0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洪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10 | 分类号: | G11B33/10;G11C5/06;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通用 串行 总线 控制 内存 电路板 | ||
本发明揭露一种利用通用串行总线控制的内存电路板,用以安置在主板上,并包含基板、电气线路、金手指、内存控制器、至少一内存芯片以及至少一内存发光二极管。电气线路包含内存总线以及通用串行总线(USB),且连接至金手指,而内存LED是连接USB,内存控制器是连接内存芯片。因此,不论是内存LED或主板上的周边装置LED,都可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精确产生一致性的特定灯号变化,亦即同步的变化,而不会造成视觉上的任何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内存电路板,尤其是利用通用串行总线USB取代I2C而通过内存电路板以控制其灯光或主板上风扇、温度、湿度的管理的电气功能。
背景技术
一般,配置多个记忆芯片的内存模块是插设在主板的记忆插槽上,用以供中央处理器(CPU)视实际需要而进行数据存取操作。记忆芯片随着半体技术的不断提升而由,DDR、DDR2演进到DDR4,甚至是DDR5,以满足数据存取及传输速度上的要求。
以服务器或个人计算机为例,一般会在主板上配置多个发光二极管(LED),藉灯号的变化以显示系统中不同电气装置目前的操作状态,比如电源供应器是否正常供电、风扇是否运转、网络卡是否接通、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是否已连接、磁盘驱动器及光驱是否在进进行数据存取,甚至是温度、湿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在主板上,CPU是连接北桥芯片,再由北桥芯片连接南桥芯片、内存模块、显示适配器,而负责周边装置的南桥芯片则连接磁盘驱动器接口(IDE/SATA)、网络卡接口、音频接口、USB总线以及其它总线,比如传统的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或SMBUS总线。
通常,上述主板的LED是配置在USB总线上,因此,CPU可经由北桥芯片、及南桥芯片、USB总线下达控制指令,以控制USB总线上LED的灯号变化。由于整个系统的USB操作方式已相当稳定、成熟,包含底层的驱动软件、操作系统(OS)及最上层的应用软件(APP),所以实际应用领域上已相当广泛。
对于内存模块,由于是插设在内存插槽中,且所配置的内存(芯片)是连接到北桥芯片上并利用特定的高速总线以进行数据存取,而这类的高速总线是包含多位的资地址线(ADDRESS)、数据线(DATA)、输入输出控制线(I/O)以供数据存取。不过,CPU可利用传统的I2C总线或SMBUS总线以侦测内存芯片,比如取得型号、容量等等信息,所以内存模块上的LED一般是使用I2C总线或SMBUS总线来控制,而不是常用的USB总线。
由于USB总线及I2C总线在电气操作的差异性,会使得内存模块上的LED灯号与挂在USB总线上的其他模块的LED灯号无法达到同步,造成相互之间有落差而不一致,导致用户在视觉上产生不适感。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创新的内存电路板,是用通用串行总线(USB)取代I2C而通过内存电路板以控制其灯光或主板上风扇、温度、湿度的管理的电气功能,因而不论是内存LED或周边装置LED都可在CPU的控制下精确产生一致性的特定灯号变化,亦即同步的变化,不会造成视觉上的不适感,藉以解决上述常用技术的所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通用串行总线控制的内存电路板,主要是包括基板、电气线路、金手指、内存控制器、至少一内存芯片以及至少一内存发光二极管LED,用以安置在主板上。
具体而言,基板具电气绝缘性,电气线路包含内存总线以及通用串行总线USB,金手指电气连接至内存总线以及通用串行总线,而内存控制器是电气连接至内存总线,此外,该至少一内存芯片电气连接至内存控制器,再者,该至少一内存LED是电气连接至通用串行总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13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