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地利用率高的夯土墙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9564.3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0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博华鸿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汤小东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利用率 夯土 大棚 | ||
1.一种土地利用率高的夯土墙大棚,其中,包括:
夯土墙,其围绕构成所述夯土墙大棚的主体框架,所述夯土墙伸入地下20-40cm;所述夯土墙的厚度为20-80cm;
发泡水泥层,其设置在所述夯土墙外侧,所述发泡水泥层的厚度为20-35cm;
隔热层,其设置在与所述发泡水泥层相对的所述夯土墙的内侧;
龙骨,其架设在所述夯土墙构成的主体框架上部,所述龙骨包括骨架和横梁,所述骨架纵向排布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端;所述骨架为工字型骨架;所述骨架的顶端和底端的端面上均设置卡槽;所述横梁垂直所述骨架并连接在所述骨架的首尾两端;
保温层,其铺设在所述龙骨上方,并通过所述卡槽固定;所述保温层设置为双层;
所述横梁包括顶梁和前端梁,所述顶梁设置在所述夯土墙构成的主体框架的顶端,沿所述顶梁第一侧面纵向设置第一滑槽;所述前端梁平行所述顶梁设置在所述夯土墙构成的主体框架的前端墙体的端面上,沿所述前端梁顶面纵向设置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的第二滑槽;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对称设置在所述顶梁的两侧,所述第一骨架两侧对称设置第三滑槽,所述第一骨架由第一推送机构推动可沿所述顶梁和前端梁滑动,覆盖在所述第一骨架上的所述保温层在中部相邻的所述第一骨架处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移动中部相邻的所述第一骨架向左右两侧展开,以使所述保温层左右开合,所述第一骨架之间设置以可折叠并可伸缩的方式连接的内层保温帘,所述内层保温帘两侧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槽适配的滚轮,所述滚轮与第二推送机构相连,以使所述滚轮上下滑动;
所述第一骨架的首端和尾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适配的滑块,所述第一骨架的顶端端面和底端端面均设置卡槽;所述第二骨架一端连接在所述顶梁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骨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夯土墙构成的主体框架后端墙体的顶端,所述第一骨架连接第一推送机构,以使所述第一骨架左右滑动;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以及所述第二推送机构相连,以控制所述第一骨架的左右滑动以及所述滚轮的上下滑动;所述第一骨架上均设置沿所述第一骨架纵向排布的圆环,所述圆环设置2-5个;所述圆环上设置锁紧机构;
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夯土墙构成的主体框架顶端,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槽、防溢管和多个洒水管;所述雨水收集槽设置在所述顶梁的顶端,所述雨水收集槽内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上均匀排布多个与所述夯土墙大棚室内相通的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下端连接所述洒水管,所述洒水管底端均设置阀门;所述雨水收集槽顶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拦网,所述开口下方1-2厘米处设置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处连接所述防溢管,所述防溢管与地面排水管道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率高的夯土墙大棚,其中,所述隔热层上端与地表平齐,所述隔热层下端伸入地表15厘米以上,并以到达冻土层为准;所述隔热层由多块隔热单元拼接而成,所述隔热单元为挤塑板,所述隔热单元之间的接缝处设置有密封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率高的夯土墙大棚,其中,所述夯土墙内侧设置黑色的吸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博华鸿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博华鸿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95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