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香有效部位提取物抗焦虑抗抑郁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8872.4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3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和;王帅;王灿红;郭鹏;彭德乾;刘洋洋;吴崇明;杨云;刘新民;金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61K36/835;A61P25/22;A61P2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15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香 有效 部位 提取物 焦虑 抑郁 应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沉香有效部位提取物抗焦虑抗抑郁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沉香有效部位提取物应用于制备具有抗焦虑或抗抑郁作用的药品或保健食品。其制备方法包括:取沉香加入到水或醇中浸泡;煎煮,过滤;收集过滤后的药渣加入水或醇提取,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将浓缩后的药液加水,加热搅拌使溶解,静置,过滤得滤液;将所得滤液经有机溶剂脱脂处理后,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所得提取液经浓缩干燥,即得有效部位;或进过吸附、洗脱、浓缩并干燥,得到有效部位提取物。本发明获得的沉香有效部位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可用于制备抗焦虑和抗抑郁的有效药物或保健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香有效部位提取物抗焦虑抗抑郁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人群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神经精神性疾病如失眠、焦虑、抑郁是相互关联或共存的,例如失眠可以引起焦虑和抑郁,反过来焦虑和抑郁的病人大都有失眠的现象。焦虑是一种慢性、残障性疾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根据对30个欧洲国家5.14亿人口的3年跟踪研究,发现焦虑症全年发病率为14%,居神经精神性疾病之首。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将抑郁症或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定义为影响患者的心境、思维和行为,导致患者长期感到悲伤并对之前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的一种慢性病。世界范围内,抑郁是致残和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的主要疾病。在美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在5%-10%之间,加上处于初级护理和特殊照顾的人群,其发病率可能高达40%。预计到2030年,因抑郁症造成的经济负担将是现在的3倍。同时,抑郁患者共其他疾病的概率、花费等显著升高。抑郁也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最近15年,因抑郁造成的自杀死亡率升高了25%。面对庞大的焦虑、抑郁人群,虽然近些年对焦虑、抑郁的筛选、诊断和护理管控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只有约一半的抑郁病人能够收到正规合适的治疗,焦虑症至今没有专门的有效的抗焦虑药物。
药物治疗无疑是焦虑症、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方法,临床使用的抗焦虑药物以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为主,并无专门的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共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历程;第一代为三环类抗抑郁药,代表药物为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等;第二代抗抑郁药为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吗氯贝胺;第三代抗抑郁药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代表药物为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和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能抗抑郁剂(代表药物有米氮平、文拉法辛等)。世界抗抑郁药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六类: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antidepressants,TC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MAOI),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NaSSA)以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和其他类。第一代抗抑郁药因其靶点特异性不强和具有较大毒性,现在已很少使用。现在临床是使用的一线抗抑郁药为第二代和第三代。但这些药物存在起效慢、适应人群少等缺点。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增加,临床对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较少有药物相互作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是必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8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