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跟随功能的智能定位拉杆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08669.7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3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忠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A45C5/04;A45C5/14;A45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邹成娇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杆箱 控制中心 主控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 接收控制中心 无线通讯模块 控制指令 智能定位 自动跟随 移动轮 电机 信息无线传输 避障模块 测速模块 电源模块 定位模块 检测模块 控制电机 控制拉杆 移动数据 正反转 上传 寻迹 驱动 智能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跟随功能的智能定位拉杆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中心和至少一个拉杆箱,所述拉杆箱底部两侧设有移动轮,两侧的移动轮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所述拉杆箱上设有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避障模块、测速模块、检测模块、定位模块;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用于上传拉杆箱的移动数据至控制中心以及接收控制中心下发的控制指令;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电机驱动模块与两个电机相连,用于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正反转。本发明通过接收控制中心下发的控制指令,控制拉杆箱的移动,实现了拉杆箱的智能蔽障、寻迹,信息无线传输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跟随功能的智能定位拉杆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出行更加讲究轻便、省力。而在外时间长或者路途遥远都要携带大量随身生活用品,就必然要用到行李箱,而目前市场上的行李箱基本都是传统的行李箱基本都是采用拉杆拉动式前进,在行李箱底部设有两个或四个滑轮,通过人力拉动使其前进。而人们由于旅途的劳顿,再拉着行李箱便显得很是疲惫,给本已劳累的身体增加了负担。
智能跟随行李箱集自动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技术与自适应控制算法于一身。在目前的市场上,传统的行李箱仍然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尚未出现能够应用于市场的智能跟随行李箱。在智能化设备越来越普及的当下,行李箱必然将迎来一场技术革命。然而,智能化领域与以往的领域不同,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该学科融合了传统的自动化,电机理论与研究,电力电子专业等,而这种跨学科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故而在当前背景下,行李箱领域存在极大的市场和技术缺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跟随功能的智能定位拉杆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接收控制中心下发的控制指令,控制拉杆箱的移动,实现了拉杆箱的智能蔽障、寻迹,信息无线传输等功能。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跟随功能的智能定位拉杆箱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和至少一个拉杆箱,所述拉杆箱底部两侧设有移动轮,两侧的移动轮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所述拉杆箱上设有主控模块、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避障模块、测速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定位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用于上传拉杆箱的移动数据至控制中心以及接收控制中心下发的控制指令;
所述主控模块通过电机驱动模块与两个电机相连,用于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正反转;
所述避障模块包括设置在拉杆箱箱体的前进侧和两侧的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探测拉杆箱前侧和两侧的障碍物;
所述测速模块设置在移动轮上用于检测移动轮的速度;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箱体行走方向两侧的光电传感器;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别放置在箱体两侧,用来控制箱体的行走方向。如当左侧光电管受到光照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向左侧转;当右侧光电管受到光照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向右转;当左、右两侧光电管都受到光照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直行;
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拉杆箱箱体上用于采集拉杆箱的位置。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四个与门和电机驱动芯片L298N,四个与门两个为一组,每组与门与一个定时器相连、用来产生PWM信号控制电机的速度,每组与门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两个输出相连,与门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输入端相连,电机驱动芯片L298N的输出端与两个电机分别相连,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为ARM7芯片STR710FZT6。
进一步地,所述测速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轮上的磁铁以及用于感应磁铁的霍尔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忠,未经陈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86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