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7315.0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8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幸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1R13/4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转换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能提高抗振性、能更小型化的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半导体模块(2)、控制基板(3)、电子元件(4)及壳体(5),在控制基板(3)形成有多个贯通孔(30),电子元件(4)的信号端子(42)插入各贯通孔(30),在与由多个贯通孔(30)构成的贯通孔组(300)在X方向相邻的位置处,形成有将Z方向上的比控制基板(3)更靠元件主体部(41)侧的空间(S1)和相反侧的空间(S2)连通的连通空间(S)。设X方向上的贯通孔组(300)的长度为a、X列方向上的贯通孔组(300)与连通空间(S)之间的间隔为b,连通空间(S)在X方向上的长度LX比a+b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内置有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对半导体元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及连接于该控制基板的电子元件。
背景技术
作为在直流电和交流电之间进行电力转换的电力转换装置,已知一种包括内置有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及对上述半导体元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基板的装置(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上述电力转换装置中,通过使半导体元件开关动作,从而将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此外,电力转换装置包括电流传感器等电子元件。上述电子元件与上述控制基板电连接。上述半导体模块、控制基板、电子元件收容于壳体。
在上述电力转换装置中,在控制基板和电子元件上分别设置连接器,利用线材将上述连接器连接(参照图26)。藉此,将电子元件与控制基板电连接。
然而,考虑到当上述电力转换装置从外部被施加振动时,线材会发生摆动,从而使应力施加到连接器,连接器的寿命可能会降低。因此,对进一步提高电力转换装置的抗振性进行了研究。例如,研究了在控制基板上形成贯通孔,使信号端子从电子元件延伸并插入上述贯通孔。这样,考虑到由于能利用刚性高的信号电子将电子元件与控制基板连接,因此,能提高抗振性。
此外,近年来,要求电力转换装置更加小型化。因此,研究了使上述信号电子的前端位于比壳体的开口部更靠开口方向上的壳体内侧(参照图1)。这样,由于信号端子的前端不会从开口部向壳体外侧突出,因此,能使电力转换装置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46290号公报
但是,在将电子元件的信号端子插入控制基板的贯通孔的情况下,在制造电力转换装置时,需要将信号端子与贯通孔位置对准。因此,制造时,需要将定位用的夹具从壳体外侧向壳体内侧,从与上述开口方向正交的方向插入以将信号端子与贯通孔位置对准的工序。然而,如上所述,在信号端子的前端位于比壳体的开口部更靠开口方向的壳体内侧的情况下,即使欲将夹具从壳体外插入,壳体的侧壁也会成为阻碍而导致夹具无法插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提供一种能提高抗振性、能更小型化的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包括:半导体模块(2),上述半导体模块(2)包括内置有半导体元件(20)的模块主体部(21)和从上述模块主体部突出的模块控制端子(22);
控制基板(3),上述控制基板(3)与上述模块控制端子连接,对上述半导体元件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
电子元件(4),上述电子元件(4)与上述控制基板连接;以及
壳体(5),上述壳体(5)将上述半导体模块、上述控制基板及上述电子元件收容,
上述电子元件包括元件主体部(41)和从上述元件主体部向上述模块控制端子的突出方向(Z)突出的多个信号端子(42),上述多个信号端子沿与上述突出方向正交的排列方向(X)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7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FPGA异构加速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