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04129.1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S·P·豪泰灵;陈伟;C·H·克拉;J·G·艾里亚斯;姚伟;J·Z·钟;A·B·霍道格;B·兰德;W·登伯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2F1/1333;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吴信刚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液晶显示器 | ||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在这里公开的是将触摸感测部件与显示器电路相集成的液晶显示器触摸屏。该集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触摸感测部件可以完全在液晶显示器叠层内部实施,但是所述实施是在滤色板与阵列之间而不是在其外部进行的。作为替换,某些触摸感测部件可以介于滤色板与阵列板之间,但是其他触摸感测部件则不在这些板之间。在另一个替换方案中,所有触摸感测部件全都可以介于滤色板与阵列板之间。后一个替换方案可以包括常规和平面转换型液晶显示器。在某些形式中,一个或多个显示器结构也可以具有触摸感测功能。此外,在这里还公开了用于制造和操作此类显示器的技术以及包含此类显示器的各种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80021425.9、申请日为2007年6月8日、发明名称为“触摸屏液晶显示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触摸屏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手持电子设备,其中每一种设备都利用了某种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可以包括采用了诸如液晶显示器(LCD)之类的显示器形式的输出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其中该输入设备既可以采用机械方式驱动(例如开关、按钮、按键、拨号盘、操纵杆、手柄),也可以采用电子方式激活(例如触摸板或触摸屏)。显示器可以被配置成呈现视觉信息,例如文本、多媒体数据和图形,而输入设备则可以被配置成执行操作,例如发布命令、做出选择或是移动电子设备中的光标或选择器。
近来,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将各种设备集成在单个手持设备中。由此进一步尝试将众多用户界面模型和设备集成在单个单元中。出于实践和审美方面的原因,在此类系统中可以使用触摸屏。此外,具有多点触摸能力的触摸屏还可以为此类设备提供多种优点。
迄今为止业已认定的是,无论触摸屏是单点触摸还是多点触摸的,这些触摸屏都可以通过制作传统LCD屏幕以及在该屏幕前部布置基本透明的触摸感测设备来生产。但是,这样做将会招致包括制造成本很高在内的诸多缺点。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这里提供了一种集成液晶显示器触摸屏。该触摸屏可以包括多个层,其中所述多个层包含具有在其上形成的显示器控制电路的第一基底(例如TFT板或阵列板)以及与第一基底相邻的第二基底(例如滤色板)。该触摸屏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感测部件,其中所有触摸感测部件全都可以被布置在基底之间。
基底之间的触摸感测部件可以包括沉积在第二基底上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以及被分段成多个触摸传感电极的导电黑底。作为替换,被布置在基底之间的触摸感测部件可以包括沉积在第二基底上的多个触摸驱动电极,以及位于黑底之后的多条金属触摸传感线,其中所述黑底可以是聚合物黑底。无论哪一种情况,多个触摸驱动电极都可以被配置成充当LCD的VCOM。
基底之间的触摸感测部件还可以包括沉积在基底上且未图案化的氧化铟锡(ITO)触摸感测层,设置在触摸感测层外围的多个开关,具有与之相连的第一开关子集(例如从两个相邻侧面)的第一总线,以及具有与之相连的多个开关的第二子集(例如从另外两个相邻侧面)的第二总线。该触摸感测层可以沉积在第二基底上,并且还可以充当LCD的VCOM。这些开关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
基底之间的触摸感测部件还可以包括被图案化成多行的ITO触摸感测层,设置在所述多行的第一末端且与第一总线相连的多个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多行的第二末端且与第二总线相连的多个开关。该触摸感测层可以沉积在第二基底上,并且可以充当LCD的VCOM。这些开关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
基底之间的触摸感测部件还可以包括沉积在第二基底上的分段ITO层,以及同样在第二基底上形成的多个开关,由此允许在指定时间将每一个ITO分段配置成显示器VCOM、触摸驱动或触摸感测之一。这些开关则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04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