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9655.3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华;于小燕;颉永斌;包万飞;孙国栋;王雪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道路 分离 式抗滑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一种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包括抗滑结构、T形连梁、矩形单跨槽型路面板、板式橡胶支座;抗滑结构由抗滑桩、矩形连梁构成,抗滑桩的实心矩形内桩嵌套在矩形外筒内,将混凝土材料和柔性材料填充在矩形外筒和实心矩形内桩的空隙内;沿顺坡方向,通过矩形连梁将横向相邻的矩形外筒浇筑连接,T形连梁与横向相邻的顶端实心矩形内桩浇筑;矩形单跨槽型路面板通过板式橡胶支座支撑在T形连梁上。本发明增大了抗滑桩顺坡方向的抗弯刚度,能承受较大的坡体推力,并且能够避免车辆通行对滑坡体的扰动,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山区道路工程设计中,常常会遇到滑坡地段,由于滑坡地段特殊的地形和地质环境的原因,通常对危害较大的滑坡采取绕避措施。但是经过充分的方案比选,采取绕避措施的费用太高,因此需考虑对滑坡进行整治。在现有的技术中,普遍采用抗滑结构对滑坡进行治理,如申请号为201420169385.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桩身设有横梁的抗滑桩,充分发挥了桩后岩土体的自重压力和主横梁的承重阻滑功能,提高了抗滑桩的阻滑性能,但是这种抗滑桩只能解决抗滑的问题,却不能将抗滑结构与道路结构相结合;申请号为201620242141.9的专利公开了结合h型抗滑桩处治滑坡的悬挑结构道路,利用h型抗滑结构支承悬挑结构道路,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但是当路面上作用行车动荷载时,下方的抗滑桩受到扰动,并影响到滑坡体上的不稳定土层,会加剧不稳定土层的滑动,因此,这种结合抗滑桩的道路仍具有潜在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亟需一种能够隔离滑坡体和行车动荷载对支撑桩作用的抗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及施工方法,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由抗滑结构、T形连梁7、矩形单跨槽型路面板10、板式橡胶支座11构成;抗滑结构的形状为门型,由抗滑桩1、矩形连梁6构成;抗滑桩1由矩形外筒2、实心矩形内桩3、混凝土材料4、柔性材料5构成;矩形外筒2为上顶面没有密封的空筒,实心矩形内桩3嵌套在矩形外筒2内部,底端实心矩形内桩3的下底面形心与矩形外筒2的内部下底面形心重合并整体浇筑,实心矩形内桩3露出矩形外筒2的上顶面,矩形外筒2与实心矩形内桩3之间填充混凝土材料4和柔性材料5,混凝土材料4的浇筑高度由矩形外筒2的内部下底面至滑面,柔性材料5的填充高度由滑面至矩形外筒2的上顶面,构成抗滑桩1;沿顺坡方向,用矩形连梁6将横向相邻的矩形外筒2的顶端浇筑连接,矩形连梁6的上顶面与矩形外筒2的上顶面齐平,构成抗滑结构;将T形连梁7的腹板8两侧面分别与横向相邻的实心矩形内桩3顶端浇筑,T形连梁7的翼缘9两端的下底面分别与横向相邻的实心矩形内桩3的顶面浇筑;矩形单跨槽型路面板10通过板式橡胶支座11支撑在T形连梁7的顶面,构成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
本发明的带有隔振道路的分离式抗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1)勘察设计:勘察山体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分析确定潜在滑动面的位置,进行计算设计,确定桩的高度,间距;
(2)施工桩孔:根据施工图确定抗滑桩1的位置,开挖抗滑桩1的桩孔,并施做护壁;
(3)矩形外筒2施工:吊装并安放矩形外筒2的钢筋笼,浇筑矩形外筒2,根据施工图在顶端矩形外筒2预留矩形连梁6的钢筋,矩形外筒2的内部下底面预留实心矩形内桩3的钢筋;
(4)实心矩形内桩3施工:吊装并安放实心矩形内桩3的钢筋笼,并与矩形外筒2的内部下底面的预留钢筋连接,并根据施工图在顶端实心矩形内桩3预留T形连梁7钢筋;
(5)混凝土4施工:在矩形外筒2内浇筑混凝土材料4并振捣密实,浇筑高度由矩形外筒2的内部下底面至滑坡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9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