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集流体涂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7922.3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3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王义飞;曹勇;任森;夏伦鹏;蒙广伟;王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6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集流体 薄膜 内表面 涂布工位 滚动 放卷 收卷 贴合 发明生产工艺 烘箱 收卷机构 贴合处理 涂布机构 涂层浆料 上穿孔 穿孔 封堵 烘烤 漏料 粘结 固化 涂料 合并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集流体涂布方法,首先多孔集流体和薄膜同时滚动放卷;然后薄膜的内表面与多孔集流体的内表面贴合并一起滚动,当贴合的薄膜和多孔集流体滚动至涂布工位时,涂布机构将涂层浆料涂布在多孔集流体的外表面上,涂布后且贴合的薄膜和多孔集流体经过烘箱烘烤之后,涂布的涂层与多孔集流体粘结起来,多孔集流体上穿孔内的涂料同时固化,最后薄膜与多孔集流体采用不同的收卷机构进行分开收卷,收卷后的多孔集流体再次放卷至涂布工位对多孔集流体的内表面进行涂布即可。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在涂布时采用薄膜对多孔集流体的穿孔进行封堵贴合处理,可有效防止多孔集流体孔漏料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多孔集流体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孔集流体涂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数码、储能等领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因此二次电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二次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上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穿孔集流体就是一条有效的改善途径。穿孔集流体不仅可以改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还可以提高正负极浆料和集流体之间的粘结力。但是传统穿孔集流体中的穿孔是穿透箔材的,这就容易导致涂布浆料时出现穿孔漏料的情况,从而不利于在实际生产中使用。
现有多孔集流体涂布主要采用立式喷涂方式,对集流体两面同时涂布,从而可有效避免孔漏料的问题,但该方法对涂布设备要求较高,普通的涂布设备无法满足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孔集流体涂布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大批量使用,并可有效解决孔漏料问题的涂布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孔集流体涂布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多孔集流体和薄膜以相同速度同时滚动放卷;
(2)、在到达涂布工位之前,薄膜的内表面与多孔集流体的内表面贴合并一起滚动;
(3)、当贴合的薄膜和多孔集流体滚动至涂布工位时,涂布机构将涂层浆料涂布在多孔集流体的外表面上,由于薄膜的支撑封堵作用,多孔集流体上的穿孔不会出现漏料情况;
(4)、涂布后且贴合的薄膜和多孔集流体经过烘箱烘烤之后,涂布的涂层与多孔集流体粘结起来,多孔集流体上穿孔内的涂料同时固化;
(5)、薄膜与多孔集流体采用不同的收卷机构进行分开收卷,收卷后的多孔集流体再次放卷至涂布工位对多孔集流体的内表面进行涂布即可。
所述的薄膜选用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尼龙薄膜或纤维素薄膜。
所述的薄膜的内表面进行涂胶处理,增加与多孔集流体的贴合性。
所述的多孔集流体的厚度为5—50微米;所述的薄膜的厚度为5—50微米。
所述的多孔集流体的孔隙率范围为10—90%。
所述的多孔集流体的孔径范围为50—1000微米。
所述的多孔集流体的厚度为10—40微米。
所述的多孔集流体的孔隙率范围为30—70%。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在涂布时采用薄膜对多孔集流体的穿孔进行封堵贴合处理,可有效防止多孔集流体孔漏料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涂布装置的布设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7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