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湿法冶炼系统中杂质Mg、Cl开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96134.2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杨伟;裴启飞;郭德燕;晋家强;周开敏;田惟维;余秋雁;闫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19/2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1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路 氧化锌物料 湿法冶炼 生产水 锌离子 除杂 配液 洗水 污水处理系统 硫酸锌溶液 工艺步骤 化学试剂 搅拌反应 滤液外排 生产流程 外来杂质 沉锌渣 液固比 浸出 滤渣 洗涤 过滤 返回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湿法冶炼系统中杂质Mg、Cl开路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配液:根据待开路除杂溶液锌离子浓度,用生产水、洗水配制成锌离子浓度25~40g/L溶液,升温至70~90℃。(2)沉锌:往配好的硫酸锌溶液中按液固比4~6:1加入氧化锌物料,搅拌反应2~4h。(3)过滤:滤液外排至污水处理系统,滤渣用生产水洗涤一次之后返锌系统浸出工序,洗水用于配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利用生产流程物料除杂,不需要添加其它化学试剂而引入外来杂质且成本低,能同时分离Cl、Mg等杂质,实现杂质开路。且沉锌渣仍返回原来氧化锌物料的使用工序,不影响其使用性质,工艺简单,操作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冶金化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氧化锌物料对锌系统含硫酸锌的溶液中的杂质Mg、Cl等进行开路的一种方法,优化生产流程。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中,氧化锌物料为锌系统中主要成分为氧化锌的流程物料,诸如焙砂、氧化锌烟尘等;硫酸锌的溶液包括新液、硫酸锌结晶母液、新液底流等。
目前,杂质Mg、Cl的开路问题,是湿法锌冶炼行业的普遍难题,锌冶炼过程中Mg长期在流程中富集,会导致湿法练锌过程中管道阻塞和槽壁结垢等现象,人工清理难度大,且费时费力,若Mg含量过高则会降低锌电积的电效,而F、Cl具有强腐蚀性,直接降低阴极板使用寿命,降低电效,增加生产成本,严重影响生产顺行。
《湿法炼锌除镁行为研究》一文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除镁的方法有(1) 氟化物化学沉淀法,该方法利用MgF2溶解度小的特点,可以将Mg进行开路,但同时会引进F离子,对湿法练锌过程造成恶略影响;(2)溶剂萃取法等,效果较好,清洁高效,但是成本太高,工艺控制复杂并未运用到生产实际中。除氯的常用方法为铜渣除氯法,利用氯化亚铜极难溶于水的特点,用铜渣在含氯的酸性环境下直接生成氯化亚铜沉淀除铜,但仅对Cl有效,对Mg没法开路。能同时除Mg、Cl的方法为开路溶液法,即利用石灰将硫酸锌沉淀为碱式硫酸锌,从而将Mg、Cl开路,但石灰耗量大,渣量大,副产石膏渣锌回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湿法练锌过程中除Mg、Cl的方法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杂质开路方法,利用氧化锌物料对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Mg、Cl等进行开路的方法,即利用锌冶炼企业流程中的氧化锌物料(焙砂、氧化锌烟尘等) 处理高氟、氯、镁的硫酸锌溶液,回收锌的同时,开路Cl、Mg杂质,降低因杂质开路带来的锌损失,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
(1)配液:根据待开路除杂的硫酸溶液锌离子浓度,用生产水、洗水配制成锌离子浓度25~40g/L溶液,升温至70~90℃;
(2)沉锌:开启搅拌,往配好的硫酸锌溶液中按液固比4~6:1加入氧化锌物料,充分反应2~4h;
(3)过滤:沉锌后液取样分析外排至污水处理系统,滤渣用生产水洗涤一次之后返锌系统浸出工序,洗水用于配液。
所述步骤(1)配制好的硫酸锌水溶液,锌离子浓度为30~40g/L,硫酸浓度2g/L以下。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氧化锌物料含锌不低于45%,粒度在200 目以上。
本方法的原理:利用焙砂,氧化锌烟尘主要成分为ZnO,ZnO为两性氧化物,可以与硫酸锌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锌沉淀,处理含Cl、Mg杂质的硫酸锌溶液的过程中,锌生成沉淀,而Mg、Cl杂质不反应留于沉锌后液中,通过液固分离,沉锌渣可直接返回锌系统流程从沉锌渣中回收锌,Cl、Mg则随沉锌后液外排至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实现锌冶炼系统中Cl、Mg杂质开路的目的。氧化锌沉锌的反应式为:
ZnSO4+3ZnO+7H2O=ZnSO4·3Zn(OH)2·4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6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锂水溶液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耗高效废汞触媒的回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