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5246.6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纯;丁力;张絮颖;杨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2/02 | 分类号: | C04B3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钢丝网 保温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采用半干压内置钢丝网烧结工艺,其中包括配料、陈腐、半干压成型、干燥、烧结等工艺,通过控制压缩比的技术手段(体积压缩比采用1:0.3~0.5),控制板体的密度和导热系数,实现板体的轻质、低导性,采用在半干压模具布料时,在布料层中布设钢丝网的结构,加强板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实现板体的高强度。采用烧结技术,使得高温胶结料玻璃化,并在冷却时将膨化珍珠岩颗粒、钢丝网凝结在一起,抗压强度≥3.6MPa,耐久性与建筑同寿命,从而实现板材的强度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轻质隔墙板的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就是一种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国家提倡装配式建筑的背景下,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保温隔墙板就成为除去工厂化预制的装配式构件外的最主要的大宗外购材料。而目前,所使用的轻质隔墙板主要有: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板、添加聚苯颗粒混凝土板、石膏复合板等,密度在600~1000kg/cm3,导热系数在0.2~0.58w/(m.k),其制备工艺主要采用“非烧结凝胶材料凝结”工艺,是靠凝胶材料本身特性凝结成型,不经过煅烧,制造技术含量较低,保温、隔音、耐久等性能较差。
在申请号201711283918.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预制保温板,将钢丝网格片直接预制在混凝土保护层内,确保保温板的安装牢固度,解决使用时保温板容易脱落问题。其对保温板保温、隔音、耐久等性能,例如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等没有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通过这种工艺解决目前装配式建筑所需的轻质隔墙板密度过大、导热系数过高、耐久性较差等问题。
本发明一种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将膨胀珍珠岩:胶结料=1:0.5~1:0.8Wt%按比例配料并混合均匀;
(2)陈腐:将混合均匀的配合料进行陈腐,陈腐时间为6~10小时;
(3)半干压成型:将陈腐好的混合料经“布料-布网-布料”的模具布料形式填料后,进行加压,成型时钢丝网布于模腔中部,加压时体积压缩比为1:0.3~0.5;
(4)干燥、烧结:将压制好的胚体在80℃~120℃进行干燥,干燥时间30~60min,进入烧成辊道窑烧结,烧结温度:800℃~1000℃,烧结周期为60min~120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胶结料为易熔硅酸盐和有机坯体增强剂的复合浆料,配比为9:1Wt%。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料选用的膨胀珍珠岩的密度:70~120 kg/cm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选用的易熔硅酸盐熔化温度700℃~85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半干压成型的钢丝网为孔目50mm、直径0.5mm的镀锌钢网。
本发明的核心是: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其中所涉及的工艺参数如下:选用膨胀珍珠岩的密度:70~120kg/cm3;易熔硅酸盐熔化温度700℃~850℃;钢丝网为孔目50mm、直径0.5mm的镀锌钢网,距板边距为100mm布网;压缩体积比为1:0.3~0.5;干燥温度为80℃~120℃;烧成温度为800℃~1000℃;烧成周期70min~90min。具体而言,采用半干压成型技术,通过控制压缩比的技术手段(体积压缩比采用1:0.3~0.5),控制板体的密度和导热系数,实现板体的轻质、低导性,采用在半干压模具布料时,在布料层中布设钢丝网的结构,加强板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实现板体的高强度。采用烧结技术,使得高温胶结料玻璃化,并在冷却时将膨化珍珠岩颗粒、钢丝网凝结在一起,抗压强度≥3.6MPa,耐久性与建筑同寿命,从而实现板材的强度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95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