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8869.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叶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鑫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7/06;C08J7/00;C08L83/06;C08K3/22;C08K3/40;C23C14/06;C23C14/08;C23C14/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老化 纳米 改性 塑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钛白粉和玻璃粉混合均匀,置于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二氧化钛微粉搅拌均匀,利用挤出机捏合,经压延机和冷却带冷却定型得到基体;
2)向有机填充剂中滴加无水乙醇至其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纳米成膜剂、成膜促进剂和润湿剂搅拌至形成均匀的悬浊液;
3)将步骤2)所得悬浊液在搅拌条件下预热至30~35℃,将步骤1)所制得的基体置于悬浊液中处理15~25min,取出后得到表面成膜的基体;
4)将氟改性二氧化锡微粉与碘粒以质量比(10~15):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粉,平铺于密封容器底部,将步骤3)所得表面成膜的基体置于混合粉上,将容器密封后升温至180~210℃进行热处理3~6h,冷却后得到蒸镀基体;
5)将步骤4)所得蒸镀基体置于350~400℃条件下热处理1~2h,随后升温至600~700℃热处理10~35min,降温至120~160℃保温5~8h,冷却得到所述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所述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400~600重量份,钛白粉280~350重量份,玻璃粉55~85重量份,有机填充剂1~10重量份,纳米成膜剂5~30重量份,成膜促进剂0.1~5重量份,润湿剂0.1~2重量份,氟改性二氧化锡粉末10~50重量份,二氧化钛微粉5~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480~550重量份,钛白粉310~330重量份,玻璃粉68~74重量份,有机填充剂3~7重量份,纳米成膜剂12~21重量份,成膜促进剂1.5~3.2重量份,润湿剂0.75~1.25重量份,氟改性二氧化锡粉末18~45重量份,二氧化钛微粉7.5~13.5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515重量份,钛白粉318重量份,玻璃粉72重量份,有机填充剂6重量份,纳米成膜剂20重量份,成膜促进剂2.7重量份,润湿剂1.15重量份,氟改性二氧化锡微粉35重量份,二氧化钛微粉11.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为ES-1001N、ES-1001T和ES-1023树脂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填充剂选自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钡、羊毛脂、苯并三氮唑、植酸和含巯基杂环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成膜剂为介孔二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促进剂选自硫酸钠、硫酸钾、柠檬酸、硫脲和葡萄糖酸钠。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为OP-1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耐紫外老化纳米改性塑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改性二氧化锡微粉中氟含量为5~8wt%,所述氟改性二氧化锡微粉和二氧化钛微粉目数均≥3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鑫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凯鑫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88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