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吡啶哌嗪脲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7098.3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慧;彭壮;许良忠;崔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75 | 分类号: | C07D213/75;A01N47/38;A01P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哌嗪脲类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吡啶哌嗪脲类化合物,结构如式Ⅰ所示:式Ⅰ化合物对害螨及螨卵有抑杀作用,可作为杀螨剂用于农业螨害的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中杀螨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吡啶哌嗪脲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杀螨剂的长期频繁使用,使得螨虫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因此开发新型杀螨剂是治理螨类抗药性的有效途径。CN102378754A公开了3-氨基乙二酰基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在杀虫、杀螨的活性研究,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了高的杀螨活性。CN104285968A公开了以吡螨胺为活性组分的杀螨剂的杀螨活性,并表现出在低浓度下具有优良的杀螨活性。现有杀螨剂大部分都是羧酸酯类、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本发明是以哌嗪为桥链,将含氟吡啶和含有酰胺化合物连接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在现有技术中,如本发明所述式I化合物及其用作杀螨剂未见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氟吡啶哌嗪脲类化合物,用作杀螨剂防治农业或林业害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氟吡啶哌嗪脲类化合物,如式I所示:
式I化合物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Ⅲ和Ⅱ在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中以三乙胺为缚酸剂反应制得Ⅰ。中间体Ⅲ的制备见本发明实例。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
现有杀螨剂螺螨酯、吡螨胺、哒螨灵等的长期频繁使用,使得螨虫对杀螨剂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本发明是以哌嗪为桥链,将含氟吡啶和含有酰胺化合物拼连接生成一种脲类化合物,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杀螨剂,由于在化合物中同时存在含氟吡啶基、哌嗪、脲键结构,显著提高了其内吸传导作用,显著提高了其药效(见表1),使其具有意想不到的杀螨活性,避免了螨虫高抗药性问题。同时,本发明设计合成的式I化合物原料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毒性低、用药量小,符合现代农业对低公害、超高效、长持效的要求,具有商品化潜力。
本发明化合物在防治螨虫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活性物质组合使用,以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还包括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杀螨组合物,该杀螨组合物中活性组合的重量百分含量在1-99%之间。该杀螨组合物中还包括林业、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制剂的形式使用: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溶于或分散于载体或溶剂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制成乳油、悬浮剂、微乳剂等。
应明确的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换和改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合成实施例及生测试验结果可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
合成实例:
实例1、中间体Ⅲ的制备:
称取17.2g(0.2mol)无水哌嗪加入250mL反应瓶中,加入60mL甲醇,搅拌溶解并升温至40℃,然后用50mL甲醇溶解21.6g(0.1mol)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缓慢滴加入反应瓶中,滴毕,于40℃恒温反应6h,TLC跟踪至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抽滤,将滤液旋蒸除去甲醇,析出白色固体,加水搅拌溶解剩余的无水哌嗪,抽滤、水洗滤饼2次,得白色固体22.6g,熔点65.8~67.3℃,收率为85%。
1H NMR(500MHz,DMSO-d6),δ(ppm)8.53(s,1H),8.15(s,1H),3.37–3.35(t,4H),2.82–2.80(t,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7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