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土栽培扩繁太子参脱病毒种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5554.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3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叶祖云;陶心想;董亚歌;匡云波;冉茂勇;吴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柘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H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饶文君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毒 太子参 种参 无土栽培 微块根 病毒 扩繁 侵染 连作障碍 植株栽培 周年生产 自然条件 病毒组 高效性 可控性 脱毒苗 生产 移栽 工作量 机械化 自然灾害 自动化 隔离 栽培 牲畜 田间 收获 管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土栽培扩繁太子参脱病毒种参的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太子参脱病毒组培苗培养、脱毒微块根生产、脱毒微块根处理、脱毒微块根移栽、脱毒植株栽培管理、脱毒种参生产与收获。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脱毒种参形成快、数量多、产量高、不受病毒再次侵染、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优点,解决了太子参脱毒苗田间扩繁隔离栽培工作量大、易受土传病毒再次侵染、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避免了自然灾害、牲畜破坏,利用无土栽培优势(周年生产、机械化、自动化、高效性、可控性),确保太子参脱毒种参的生产供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土栽培扩繁太子参脱病毒种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太子参是多年生药用植物,为传统的滋补强壮中药材,以块根入药,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太子参易受病毒侵染,生产上使用块根进行无性繁殖,使太子参的种参积累了多种病毒,田间植株的病毒感染率近100%,表现出植株矮小、叶片花斑曲卷、产量低、块根小、品质差,严重影响了太子参的种植效益和药材品质,成为太子参种植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生产供应太子参脱病毒种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太子参脱毒苗生产上是进行田间的隔离扩繁生产,种参易受土传病毒再次侵染,且太子参连作障碍严重,每年难以找到新地开展脱毒种参扩繁生产,隔离栽培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益低,同时,难以控制自然灾害、牲畜破坏等。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土栽培扩繁太子参脱病毒种参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土栽培扩繁太子参脱病毒种参的方法,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脱毒组培苗培养:使用植物脱病毒培养技术,培养太子参脱病毒组培苗;
(2)脱毒微块根生产:太子参脱毒苗接入微块根诱导培养基,置于温度为24±2 ℃、光照强度2000-3000 lx、光照时间14 h·d-1的培养环境中,无菌培养120-270天,太子参脱毒微块根形成并发育成熟;所述微块根诱导培养基MS + 0-0.2 mg·L-1 NAA +40-45g·L-1白糖;
(3)脱毒微块根处理:成熟的脱毒微块根在0-4℃的无菌环境中,低温处理45-60天,取出,去除须根,洗净,晾干微块根表面水分;
(4)脱毒微块根移栽:应用无土栽培的设备和技术,将微块根移栽到无土栽培的苗床,苗床使用无土栽培基质加营养液供应,或直接使用水培方法;
(5)脱毒植株栽培管理:太子参脱毒微块根移栽苗床后,迅速萌芽、生长,形成健壮植株,无土栽培管理过程中,营养液的供应、光照调节、温度调控根据太子参的自然生长特性进行常规管理。
(6)脱毒种参生产与收获:太子参植株经过120-180天的生长,基部逐渐形成许多太子参块根;当太子参植株的叶色发黄,茎叶逐渐枯萎时,收获太子参块根,即为太子参脱病毒种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种苗繁育,不牵涉营养物质;2、无土栽培,营养液供应栽培,太子参块根形成快,数量多,产量高,3、利用无土栽培设施优势(多层,机械化、重复性),4、解决土传病毒、病害;解决连作障碍;解决自然灾害、牲畜破坏,解决完全隔离栽培,确保无病毒种参生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工作量小、速度快、周期短、能耗少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无土栽培扩繁太子参脱病毒种参的方法,包含如下具体步骤:
(1)脱毒组培苗培养:使用植物脱病毒培养技术,培养太子参脱病毒组培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师范学院;福建柘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师范学院;福建柘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5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