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救器报警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5133.8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4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姚戈;张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安博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9/18 | 分类号: | G08B2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救器 确认状态 运动检测装置 报警 电子设备 运动信号 误报警 正常态 传输 预设 报警信号 检测装置 控制运动 预警信号 终端发送 预报警 预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救器报警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涉及呼救器技术领域,呼救器报警方法包括: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运动检测装置传输的第一运动信号;如果是,确认状态为正常态;如果否,确认状态为预警态,并通过向运动检测装置传输预警信号控制运动检测装置进行预报警;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运动检测装置传输的第二运动信号;如果是,确认状态为正常态;如果否,确认状态为报警态,并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呼救器经常发生误报警的情况,从而导致呼救器的误报警次数过多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救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呼救器报警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消防员呼救器兼有方位灯和呼救器两大功能,实现了一机两用。呼救器在超高响度、超小体积、最轻质量的基础上,采用高强度透明防弹胶和高亮度的冷光源,距离大于1500m,提高了其方位警示的效果,实现了呼救器和方位灯的统一,从而减轻了人员的佩戴重量,减少了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并节省了费用。
呼救器一般由时钟计时器、微动传感器、预警和强警自动、手动控制器、声调变频电路、压电量体输出电路、欠压警示电路组成,具有自动报警、强制报警、方位指示、低电压显示等多种功能。它克服了很多呼救器体积大、功能单一、线路不稳定、机械开关笨重、发音孔进水、易遮盖、没有方位指示功能等缺点。
但是,消防员的呼救器一般如果静止超过三十秒便会发出报警,这样很容易发生呼救器误报警。呼救器对消防员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因为呼救器无法准确分辨消防员是否处于安全情况下,即使消防员安全,但是只要静止时间过长,呼救器的静止报警功能就会启动,导致消防员必须频繁的解除报警,增加了消防员的劳动负担,导致呼救器的开机率很低,然而,一旦发生事故,没有呼救器保护的消防员将面临很大危险。呼救器是为了保证消防的安全,但呼救器的经常性误报警却对消防员造成困扰。因此现有的呼救器经常发生误报警的情况,从而导致呼救器的误报警次数过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救器报警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呼救器经常发生误报警的情况,从而导致呼救器的误报警次数过多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救器报警方法,应用于呼救器,该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运动检测装置传输的第一运动信号;
如果是,确认状态为正常态;
如果否,确认状态为预警态,并通过向运动检测装置传输预警信号控制运动检测装置进行预报警;
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运动检测装置传输的第二运动信号;
如果是,确认状态为正常态;
如果否,确认状态为报警态,并向终端发送报警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运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运动检测装置和/或第二运动检测装置;
所述第一运动检测装置设置于呼救器内部;
所述第二运动检测装置与所述呼救器有线和/或无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运动检测装置进行预报警的方式为发出声音。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运动检测装置进行预报警的方式为振动。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运动检测装置为手环装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救器报警方法,应用于运动检测装置,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安博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安博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5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