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84781.1 申请日: 2018-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8703002B 公开(公告)日: 2021-02-26
发明(设计)人: 罗荣祥 申请(专利权)人: 乐山市沙湾区绿野林木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
代理公司: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代理人: 李玉兴
地址: 6100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毛叶山 桐子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包括步骤:S1、待果实充分软熟后置水中搓洗,淘去果肉果皮,获得净种;S2、将浸泡后的种子加清水进行搓揉和洗涤,搓揉洗涤程度为种子表面蜡质层被破坏,然后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S3、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苗床上的培养基中,培养基上覆盖有透水性布料;控制苗床的温度在10‑30℃,并及时补充所述培养基中的水分,至种子发芽;S4、将发芽后的幼苗进行生根培养,然后将带有完整根的幼苗移栽至基质中至包含至少两片真叶时进行移栽;S5、将幼苗移栽进种植坑中;直至幼苗稳定成活;S6、在幼苗成长为成木结果后,采集果实。繁殖系数高,在短期内能提供大量的优质种苗;为大规模育种提供了快速有效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叶山桐子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毛叶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 .var .vestita Diels)是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变种,为我国的一个乡土树种。为落叶乔木,具有速生、水土保持功能好,且果实产量大、含油率高、油质好、可食用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生态经济林木。

毛叶山桐子树高达10~15m,树皮平滑,叶互生,宽卵形至卵状心形,端尖,长8~20cm,宽6~20cm,边缘有疏锯齿,冠幅大,在自然生态中是中、低层植被的良好屏障。该树种属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但侧根非常发达,成水平分布,根系密集层为20~60cm,根端根须密集成网,这一特点使其对土地表层水土的保持能力极强。同时,毛叶山桐子产量高,单株产量高的可达200~300Kg,产果的持续时间长达70~100年。毛叶山桐子果实含油率高,干果达36%~38%,油品质量好,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2%以上,亚油酸就高达68%以上,维生素E含量高达1‰以上,是良好的食用油、保健油和工业用油原料。

毛叶山桐子素有“绿荫护夏,红果迎秋”的美誉,可作为行道树和观赏树种,其成片种植区具有旅游开发价值。此外,毛叶山桐子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对种植土壤要求不高。由于毛叶山桐子的上述突出优点,开发毛叶山桐子对生态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四川、甘肃、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都曾经有毛叶山桐子的分布,但由于种种原因,野生毛叶山桐子自然繁殖力十分低下,野生毛叶山桐子的数量已急剧减少。由于毛叶山桐子的种子极小,发芽困难,传统育苗方法导致育苗苗情参差不齐,苗子质量严重弱化,不利于产业化推广。毛叶山桐子也是一种雌雄异株的速生落叶乔木,传统种子育苗不能保证为雌性树种,导致油料树毛叶山桐子推广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育苗方法导致育苗苗情参差不齐,苗子质量严重弱化,不利于产业化推广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沙湾区绿野林木专业合作社,未经乐山市沙湾区绿野林木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4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