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4781.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沙湾区绿野林木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叶山 桐子 种植 方法 | ||
1.一种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选取15-30年生的雌株为采种母树,在果实变为绯红时进行采收;剪下果穗,捋下浆果,在室内堆放1-2天,待果实充分软熟后置水中搓洗,淘去果肉果皮,获得净种;
S2、将所述净种先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在1-10%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加清水进行搓揉和洗涤,搓揉洗涤程度为种子表面蜡质层被破坏,然后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苗床进行幼苗培育;
S3、以干种子计的播种量为1-3g/㎡,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苗床上的培养基中,培养基上覆盖有透水性布料;控制苗床的温度在10-30℃,并及时补充所述培养基中的水分,至种子发芽;
S4、将发芽后的幼苗进行生根培养5-7天,然后将带有完整根的幼苗移栽至毛叶山桐子幼苗培养装置中,所述毛叶山桐子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内设有含有草炭、秸秆粉和花生壳粉的基质,将所述基质浇透水,保持温度20-30℃,相对湿度70%以上,采用后逐步增强光线强度的方法照射30-45天至幼苗长至包含至少两片真叶时进行移栽;
所述毛叶山桐子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种植箱(1)、种植机构(2)、培养机构(3)和集液机构(4);所述种植箱(1)呈圆筒状;所述培养机构(3)和所述集液机构(4)分别设置在所述种植箱(1)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种植机构(2)设置在所述培养机构(3)和所述集液机构(4)之间;
所述培养机构(3)包括多圈照明组件(31)和多圈喷淋组件(32),所述照明组件(31)和所述喷淋组件(32)由内向外间隔设置;
所述种植机构(2)包括支架(21)、旋转组件(22)和种植组件(23),所述支架(21)固定在所述种植箱(1)的内壁上,所述旋转组件(22)设置在所述支架(21)上,所述旋转组件(22)包括旋转台(221),所述种植组件(23)包括多个阵列分布在所述旋转台(221)上的种植格(231);所述种植格(231)内对应放置有种植盒;所述种植格(231)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所述种植盒的固定组件(232),所述种植盒、所述种植格(231)和所述旋转台(221)均开设有对应的通孔,所述培养机构(3)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集液机构(4)相连通;所述固定组件(232)包括顶升气缸(2321)和夹持件(2322),所述夹持件(2322)固定在所述顶升气缸(2321)的输出端;所述夹持件(2322)形状和所述种植盒的外壁形状相贴合;
S5、平整土地,保证排水通畅,每亩使用腐肥150公斤作基肥,并施用硫酸亚铁10公斤,90%晶体敌百虫3公斤用于土壤消毒和灭杀土壤害虫;15天后在土地上挖出阵列分布的种植坑,将幼苗移栽进种植坑中;每隔10-30天进行松土、追肥、浇水、杀虫和消毒,直至幼苗稳定成活;
S6、在幼苗成长为成木结果后,采用毛叶山桐子的树下接果装置采集毛叶山桐子的果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6-8;所述培养基调配好PH值后经高温高压消毒后注入培养基体中进行冷却凝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布料的厚度为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中,草炭、秸秆粉和花生壳粉按质量份数的比例为6: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叶山桐子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坑的间距为100-500mm,深度为50-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沙湾区绿野林木专业合作社,未经乐山市沙湾区绿野林木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47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樱桃的树形的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葡萄认领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