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4485.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0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王全福;刘俊杰;杨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效果 空气 炸锅 | ||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设有进风口,上壳体内设有电机、导风罩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元件,电机位于导风罩的上方,电机的电机轴贯穿导风罩后与风扇连接,下壳体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罩体和底盖,所述罩体和底盖合围形成聚风腔,所述风扇位于聚风腔内,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所述罩体顶部中心设有供电机轴贯穿的轴孔,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聚风口,所述聚风口围绕轴孔设置,所述底盖设有若干出风缝隙,所述加热元件位于底盖的下方,所述电机工作时驱动风扇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处吸入上壳体内,进入上壳体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进入聚风腔内,并在聚风腔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的出风缝隙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且在炸锅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缝隙为弧形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若干出风缝隙形成的出风面积小于聚风口形成的聚风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口的聚风面积小于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风扇轴和围绕风扇轴设置的若干叶片,所述风扇轴与电机轴连接,若干叶片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若干叶片上方设有锥形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弧形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包括圆形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出风缝隙,若干出风缝隙围绕基板的中心均匀分布,聚风腔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向下旋转射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包括圆形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向上翻折的若干导向板,若干导向板围绕基板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导向板一侧与基板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出风缝隙,聚风腔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螺旋旋转射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中间部分高四周部分低的形状;或者,所述基板为锥台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铰接,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排出;或者,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前侧下部设有开口,所述炸锅沿着开口可抽拉设于腔体内,所述炸锅前侧设有炸锅面板,所述炸锅安装到位后,所述炸锅面板与开口配接,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从炸锅面板和开口之间的缝隙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44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阀结构、盖体组件以及电饭煲
- 下一篇:一种快速出风的空气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