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5-羟基维生素D3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4277.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2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唐飞;张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飞 |
主分类号: | A23L33/15 | 分类号: | A23L33/15;A23L33/155;A23L33/1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食品 羟基维生素 制备 骨密度降低 肝功能 新一代 免疫力 应用 开发 | ||
本发明提供了25‑羟基维生素D3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有助于保护因肝功能低下造成的骨密度降低,具有开发为新一代保健食品的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25-羟基维生素D3在制备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自身健康和食品认识不断提高,对于食品的追求不在局限于是提供人体新陈代谢和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是具有调节身体机能,具备合理营养要素且能促进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功效。因此,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功能性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第一代产品是针对食品的营养要素和其他有效成分的功能来推断该保健食品的功能,由于这些功能没有经过任何毒理药理等实验进行验证,《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实施后,此类食品已经归入普通食品来管理。另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营养素补充剂”也属于保健食品的范畴,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例如,补充钙、镁、碘、铁、锌、硒、VA、VC、VD、VE、B族维生素、叶酸、氨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
第二代保健食品是必须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目前经审批合格的保健食品中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占绝大多数。
第三代保健食品是指产品不仅需要经过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来证明其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是何种成分或功能因子具有该项保健功能,明确该因子的化学结构、含量、作用机制和在食品中的稳定形态。我国目前此类产品较少,欧美、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开发第三代保健产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属于第一代或第二代产品,第三代保健食品仅占不到10%。
维生素D是甾醇类衍生物,人体皮下存在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产生的维生素 D3,麦角固醇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维生素D2;二者来源不同,功能一致,在人类营养中维生素 D的重要性在于调节钙和磷的代谢作用。维生素D促进钙和磷在肠道吸收,影响骨骼钙化过程,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和骨质疏松。维生素D的数量单位,以往用国际单位(I.U)表示,近来用重量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1I.U=0.025μg。
目前用于保健食品的维生素D只有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脂溶性比较强,吸收需要借助脂肪微乳,吸收较差,不同个体的差异性较大。吸收后的维生素D3或维生素D2大部分存储于脂肪中,使用效率极低,体重超标者使用效率更低。少部分进入血液中的维生素D3或维生素D需要运输到肝脏,再经肝脏代谢后才能变成能被人体利用的25-羟基维生素D,肝脏功能低下人群不能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储存形式的维生素D,导致体内的25-羟基维生素D的浓度偏低。肾脏、胰岛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全身的普通细胞均需要25-羟基维生素D来参与和介导正常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正常的细胞功能。我国保健食品中维生素D3的推荐剂量每天不高于600I.U,但是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用量已经超过1000I.U每天,低推荐量的维生素D3已经不能满足人体每天的需求。然而,每天食用过多的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因为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半衰期较长为40天左右,大部分又储存于脂肪等组织中,突然的释放或转运到肝脏,会造成积蓄中毒,中毒表现主要有恶心、食欲下降、多尿、皮肤搔痒、肾衰竭,继而造成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飞,未经唐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4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