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把手能换向的门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3974.5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蒙立小;肖乃添;黎海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3/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尚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8 | 代理人: | 夏士军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换向 锁壳 换向件 档位 转动件 安装耳 门锁 转动 固定配合 扭簧 开门 安装方便 把手转动 角度位置 驱动转动 转动设置 后把手 复位 相配 | ||
一种把手能换向的门锁,包括有锁壳和转动设置在锁壳中的转动件,转动件连接有驱动转动件相对于锁壳转动的把手,锁壳中设有换向件,门锁还包括使转动后把手及转动件复位的扭簧,锁壳中设置有两个把手换向档位,换向件上设有用于与把手换向档位固定配合的安装耳,当换向件上的安装耳没有与把手换向档位固定配合时转动件、扭簧、换向件能一起转动,当换向件上的安装耳分别固定在两个把手换向档位时把手相对锁壳的角度位置相差180度。当用户开门的方向与把手开门方向不相配时,可以调节把手转动到另一个把手换向档位上,便可以完成了把手的换向。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快速完成把手换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锁,尤其是一种把手能换向的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把手大多数不具有门锁把手换向功能,门锁分左开门锁和右开门锁,使用时针对打开不同方向的门需选择对应的门锁进行安装,这样需要用户合理的选购;如用户选购的门锁与开门方向不相配则无法进行安装。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部分具有换向机构的门锁,但结构复杂,安装繁琐;还有的就是门把手转动达到一定次数时,则把手上的复位弹簧的弹力不强,易造成门把手无法复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把手能换向的门锁,其结构简单,门把手可进行换向安装,还可以防止门把手无法复位的优点。
本发明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把手能换向的门锁,包括有锁壳1和转动设置在锁壳1中的转动件4,所述的转动件4连接有驱动转动件4相对于锁壳1转动的把手2,所述锁壳1中设有换向件3,所述的门锁还包括使转动后把手2及转动件4复位的扭簧5,所述的锁壳1中设置有两个把手换向档位,所述换向件3上设有用于与把手换向档位固定配合的安装耳31,当换向件3上的安装耳31没有与把手换向档位固定配合时所述转动件4、扭簧5、换向件3能一起转动,当换向件3上的安装耳31分别固定在两个把手换向档位时所述把手2相对锁壳1的角度位置相差180度。
所述的换向件3上设有第一限位柱32和第二限位柱33,所述的转动件4上设有第三限位柱41和第四限位柱42,所述的扭簧5两个末端延伸出第一伸出柱51和第二伸出柱52,所述的第一伸出柱51的搭接在第一限位柱32和第三限位柱41上,所述的第二伸出柱52搭接在第二限位柱33和第四限位柱42上,所述的第一伸出柱51与第二伸出柱52位于第一限位柱32、第二限位柱33、第三限位柱41、第四限位柱42的同一侧。
所述的转动件4上的第三限位柱41、第四限位柱42比换向件3上的第一限位柱32、第二限位柱33更接近于转动件4的转动轴线。
所述的把手换向档位为设置在锁壳1上的螺纹孔11,所述的安装耳31上设有通孔,所述的安装耳31通过螺钉及所述通孔固定在作为把手换向档位的螺纹孔上。
所述的锁壳1包括有面板12和与面板12固定连接的盖板13,所述的转动件4与盖板13之间设有当没有外力作用在把手2时能使得把手2保持不下垂的保持装置6。
所述的保持装置6包括有设置在盖板13上卡口61和设置在转动件4上、能与卡口61位置相对的容纳孔62,所述的容纳孔62中设有球珠64和用于将球珠64顶向盖板13的顶压弹簧63。
所述的盖板13上设有缺口131,所述的缺口131位置与所述的螺纹孔11位置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施工警示挡板
- 下一篇:推拉锁内部转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