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己基甲氧基桥类正介电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3102.9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华;吴成胜;刘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03/24 | 分类号: | C07C303/24;C07C309/73;C07C41/16;C07C43/225;C07C43/21;C09K1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甲氧基 液晶化合物 环己基 通式I 介电 磺酸酯 磺酰化试剂 高纯度 己基 收率 双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己基甲氧基桥类正介电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具有通式I,通式I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与磺酰化试剂反应,制备R基环己基或R基双环己基的甲氧基磺酸酯;(2)将步骤1制得的甲氧基磺酸酯与反应,制备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收率高,可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环己基甲氧基桥类正介电液晶化合物,特别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环己基甲氧基桥类正介电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60年代,RCA公司首次发现用电刺激会改变液晶的透光方式,并随后应用该性质发布了液晶显示技术后,液晶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至各个领域。1966年,杜邦公司利用芳族聚酰胺液晶合成了Kevlar纤维后,液晶材料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液晶材料凭借其特殊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光学存储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等众多领域,研究范围更是遍及化学、生物及信息科学等众多领域,成为当今社会上备受青睐、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之一。
当今液晶材料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制备已有液晶材料的新工艺,减少副产物与有害物质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2)对现有液晶材料进行性能改性,如降低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提高显示用液晶材料的色彩丰富多样性等;(3)制备新型功能型液晶材料,满足多领域的高标准使用要求,如显示用新型液晶材料、信息工程领域的新型光电液晶存储材料、生物工程领域的新型药用液晶材料等。这些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液晶材料制备方法的开发。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广泛应用,如何能快速有效低成本的合成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液晶材料成为液晶材料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且副产物少的制备环己基甲氧基桥类正介电液晶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己基甲氧基桥类正介电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液晶化合物具有通式I,通式I为:
其中,R、Y各自独立地选自H、F、Cl、碳原子数表示1~7的烷基或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烯烷氧基,上述烷基、烷氧基、烯基和烯烷氧基中H或CH2可被环戊基或F取代,或环戊基,或者为被碳原子数为1~7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7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2~7的烯基或碳原子数为2~7的烯烷氧基取代的环戊基;
X1和X2各自独立地选自H、F或CH3;
n为0、1或2,
通式I所示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与磺酰化试剂反应,制备R基环己基或R基双环己基的甲氧基磺酸酯。
(2)将步骤1制得的甲氧基磺酸酯与反应,制备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
步骤1中,磺酰化试剂优选为4-甲基苯磺酰氯则与反应制备得到的R基环己基或R基双环己基的甲氧基磺酸酯通式为优选三乙胺作为缚酸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反应初始温度优选为-10~10℃,保温温度优选为10~30℃,三乙胺和磺酰氯的摩尔比优选1:1~2:1~1.5。
步骤2中,甲氧基磺酸酯与的反应条件优选为:弱碱性环境下,pH优选为9~11,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在90~100℃下保温反应2~6h;甲氧基磺酸酯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优选为1:1~1.5。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且副产物少,特别适用于环己基甲氧基桥类正介电液晶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3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