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控数据库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81602.9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4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冶;桂进军;叶思聪;李宏浩;周婷;陈宇恒;徐振涛;印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火烈鸟网络(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数据库 二进制数据流 变更事件 操作事件 记录 存储 二进制 大规模数据 二进制文件 数据库审计 数据库信息 变更操作 变更信息 实时获取 实时解析 数据篡改 过滤 数据库 采集 安全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数据库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实时获取待监控数据库中的二进制数据流;实时解析所述二进制数据流,获得待监控数据库的所有操作事件;过滤所述所有操作事件,获得待监控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变更事件;从所述待监控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变更事件中提取需记录的数据,并标记所述需记录的数据;存储需记录的数据、二进制数据流对应的二进制文件名称及二进制数据流在二进制文件中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实现了采集和存储待监控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变更信息,降低了数据库信息安全的维护成本,避免了通过对数据库中大规模数据的变更操作进行数据篡改的行为,提升了数据库审计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监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监控数据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数据的快速增长,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在驱动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运营中,数据库中的数据表信息会随着业务的开展而发生数据变更,变更前后的数据会对业务数据记录信息的正确性产生影响,同时也与财务结算和审计等业务密切相关。因此,监控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变更尤为重要。
目前,监控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变更操作,最传统的方法是技术人员给数据库添加触发器。触发器不是由程序调用,也不是人工启动,而是由事件来触发。具体地,需要为每个数据表的各个变更操作设置对应的触发器,并设置对应的触发条件。当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进行变更操作而达到触发条件时,触发器则自动激活,进而可执行记录数据表变更数据的操作。
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量不断扩大,需要使用大量的触发器来记录数据表的变更,而触发器的大量使用,不仅会增加维护成本,而且在涉及到复杂的业务逻辑时还会造成锁等待或死锁,甚至发生执行记录失败的问题,而由于存在大量的触发器,增加了问题定位和排查的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数据库的方法,其具有克服已有方法产生锁等待或死锁等问题的缺点,实现了采集和存储待监控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变更信息,降低了数据库信息安全的维护成本,避免了通过对数据库中大规模数据的变更操作进行数据篡改的行为,提升了数据库审计的效率。
一种监控数据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实时获取待监控数据库中的二进制数据流;
实时解析所述二进制数据流,获得待监控数据库的所有操作事件;
过滤所述所有操作事件,获得待监控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变更事件;
从所述待监控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变更事件中提取需记录的数据,并标记所述需记录的数据;
存储所述需记录的数据、二进制数据对应的二进制文件名称以及二进制数据流在二进制文件的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实时获取待监控数据库中的二进制数据流,并对获取的二进制数据流进行实时解析和过滤,从而获得待监控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所有变更事件,再从变更事件中提取需要记录的变更数据,将该需要记录的变更数据标记后并存储,进而实现了对待监控数据库数据表的变更记录,相比于需要采用多个触发器记录变更的方式,降低了维护成本,避免了因使用触发器而产生的锁等待或死锁等问题;同时降低了数据库信息安全的维护成本,避免了通过对数据库中大规模数据的变更操作进行数据篡改的行为,提升了数据库审计的效率。
进一步地,在实时获取待监控数据库中的二进制数据流之前,还初始化待监控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并存储所述初始化操作以及数据表的初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初始化待监控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包括将待监控的数据表的主键、需要监控的字段以及待监控的数据表的名称拼接形成可执行的查询语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火烈鸟网络(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未经火烈鸟网络(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16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