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设备隔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581538.4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2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F9/28 | 分类号: | F16F9/28;F16F9/3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活塞 隔振弹簧 机械设备 主油管 油管 承压 隔振系统 支撑杆 抗氧化薄膜 承受压力 滑动连接 液压油泵 油路末端 运行过程 进口端 上表面 下表面 支撑板 左油管 侧壁 汇接 开度 冲击力 重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设备隔振系统,包括缸体,缸体分为两个大小相同的用于承受压力的承压缸,承压缸内滑动连接活塞,活塞上表面设有支撑杆,活塞下表面设有隔振弹簧,隔振弹簧的表面设有抗氧化薄膜避免隔振弹簧氧化,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支撑板。缸体的侧壁分别设有通入承压缸的左、右两个油管,左油管和右油管在各自的油路末端相互汇接形成主油管,主油管的进口端连接有液压油泵,主油管和缸体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左、右油管开度的调节部。本发明可自动适应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心频繁改变带来的振动和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减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隔振是一项应用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振动控制技术,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动力机械设备的应用和机械设备振动危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也促进了大量学者从事隔振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动力机械设备安装隔振器,可以有效降低其外部和内部的振动,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精密的仪器显得尤为重要。隔振器是连接设备和基础的弹性元件,用以减少和消除由设备传递到基础的振动力和由基座传递到设备的振动力。
现有技术中,如何控制大型动力装置及机械设备引起的振动,并使其满足标准要求,是工业、民用机械系统设计的关键,采用隔振结构是降低动力装置及设备振动传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在机械设备中使用的隔振装置多为纯机械制品,只具有被动隔振的功能,设备在运转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较大随机载荷的变化或运行工况的改变或者设备本身发生倾斜,因此就要求所用的隔振器具有自身参数调节功能,以适应当载荷变化时仍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而传统动式隔振装置无疑不具备该项功能。
如拖拉机等,在行驶过程中,在行驶过程中因为路况的突变等,原本的整个设备的有可能出现倾斜,此时就需要隔振系统对此情况快速做出响应,对原先隔振的系统进行阻尼的快速匹配,以满足因为整个设备倾斜时,设备自身重量分布不均匀带来的额外的振动或者压力,现有技术并没有针对此情况的相应的隔振设备,无法缓解承重部分的受到的冲击力导致设备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设备隔振系统,可自动适应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心频繁改变带来的振动和冲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设备隔振系统,包括缸体,缸体分为两个大小相同的用于承受压力的承压缸,承压缸内滑动连接活塞,活塞上表面设有支撑杆,活塞下表面设有隔振弹簧,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支撑板;缸体的侧壁分别设有通入承压缸的左、右两个油管,左油管和右油管在各自的油路末端相互汇接形成主油管,主油管的进口端连接有液压油泵,主油管和缸体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左、右油管开度的调节部。
优选的,调节部包括用于容纳左油管和右油管的工作架,工作架顶面设有两道通槽,通槽中滑动连接有可压缩油管的活动钢片,工作架顶部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铰接有平衡板,立杆与平衡板的接触点位于平衡板的中线,所述平衡板内部设有平衡管,平衡管中装有液体,平衡板底面和工作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平衡板的两侧端部挂置有金属芯,金属芯下方设有中空的圆柱形的线框,线框上绕制有线圈;工作架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固定线框的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1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坪新型材料减震装置





